返回首页

专家共议屠呦呦获诺奖的启示:重大奖励评价应从项目到个人转变

阅读量:74
2015-11-03

10月5日,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先生喜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了国人多年夙愿,一时间各大媒体热议,尤其是屠呦呦先生的所谓“三无”身份以及获奖工作未发表SCI论文等特征,更引起对国内科研评价体系的广泛讨论。屠呦呦先生获奖究竟折射出我国现行科研评价体系有哪些不足?我们该如何建立起适合中国现状的科研评价体系?青年学者应如何定位自己的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日前在合肥举办的中国计算机大会上,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举行了“从屠呦呦获诺奖看我国现行科研评价体系”特别论坛,邀请多位国内外产学研精英共聚一堂,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CCF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杰院士首先发表了两个观点:第一,在重大科研评价中,应该突出做出最初的、原始性创新的个人。同时,在评价个人贡献时,应该聚焦于他的成果,而我国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中,性格、人际关系等因素对获取奖励的影响还普遍存在。第二,屠呦呦获诺奖对学者的选题有重要的启示:应该鼓励问题导向型研究,科研的价值取决于问题的紧迫性,如果只是从别人文章里分析,得出的问题就跟青蒿素的问题没法相比。

我国评价体系究竟还有那些不足?CCF奖励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高文院士认为,我们目前的评价体系太重视团队,太重视项目有多大显示度,创造了多少亿产值,这就可能导致很多成果异化,把很多东西凑到一起,成为后天堆砌出来的成果。他建议以后国家评奖应从评项目逐渐过度到评人,要突出奖励最早提出原创思想的个人。

在论文发表方面,高文院士指出,发表论文仍然应该受到足够重要,但我们应转变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追求高影响因子,也不是追求有多少人引用,而是要把最原始的想法记录下来。当我们有一个想法,有一个成果,一定要把它记录下来,也就是要发表出来,可以用任何语言,可以在任何水平的杂志上发出来。高文院士最后指出,年轻学者在开展科研工作时应该更重视原创性,想清楚自己科研本质究竟为哪件事,它的动机是什么、目的是什么,然后坚持做下去,不要追求潮流或者说表面光鲜的工作,要回到科研的本源,做原创的工作。

2010年CCF海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张晓东教授通过数据,分析了重大原创新成果的产生过程。他直言,科学研究中“价值”比“成功”更重要,应重视价值。价值本身是利他的,成功是利己的。在一个评价体制优良的社会里,有价值贡献的科学家一定是成功的,成功和价值本身是不矛盾的,但有些工作的价值和贡献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认可,我们要耐得住寂寞。另外,要改变目前科研体系中的过度标签化,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标签,分层分级,很多标签成为获得学术资源的台阶,一个学者在这样体系中要花费大量时间获取这些标签,影响了对真正问题的解决。

CCF常务理事、山东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陈宝权教授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学术评估改革,指出科研评价体系的终极评价指标应该是影响力,评价的方法是同行评价,看重的是标志性的成果及其产生了巨大的价值。(文稿:韩银和,山世光)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