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CCF聚焦

陈钟:我与CCF的初识|CCF创建60周年文集-12

阅读量:495 2022-04-11 收藏本文

中国计算机学会成立于19626月,那时我都还没有出生。19853月5日被批准为全国性学会,此时我已经成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一名二年级硕士研究生了。虽然19799月我已经成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本科学生,虽然有一大批老一辈计算机科学家给我们上课,在北京大学200号参加国产电子计算机生产劳动和写测试软件对DJS150/240计算机进行测试考评,但是基本上对CCF是无感的。进入研究生阶段有所不同了,更重要的是我的导师杨芙清院士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先驱,当我们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特别是跟随杨院士承担第一个电子部和国家级研究课题时,就和CCF有了接触的机会,特别是向一批老前辈学习的机会。


1986年陈钟硕士论文答辩(1986年夏)

计算机学会变成全国性学会时,还没有网站,甚至个人计算机才刚刚诞生。记得当时学会公布的信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审查:中国计算机学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的有关规定,准予注册登记。社会团体登记证号码是:社证字第0535号。

19898月我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毕业并留校成为一名讲师,后续跟随杨芙清院士参加了CCF在软件工程领域的许多学术活动,尽管那个时候没有PPT投影,我们曾经自己刻蜡版印刷学术论文集,用激光打印机制作胶片在投影仪上播放做学术报告,有一次比较奢侈的用到了反转胶片的幻灯片。总之,那个时候计算机还处在昂贵、奢侈、娇贵的使用阶段。


CCF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杨芙清院士与学生们在一起参加学术报告会(1986年冬)

但那个时候,计算机学会的组织和治理也是十分健全的。我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硕士和博士期间曾经阅读过的CCF期刊和1996年参加第六届理事会的油印会议资料,1995年我在北大计算机系已经破格晋升为教授了。第六届理事会共有166名理事,常务理事32名。当时的理事长是张效祥先生,常务副理事长是李树贻,副理事长有七位,分别是:江学国、汪成为、杨天行、杨芙清、徐家福、曾茂朝、唐泽圣;秘书长为陈树楷,副秘书长是张学孝和杜子德。也大约是那个时候,我和子德逐渐熟络起来。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截止到19969月,CCF包含了102个团体会员,37500个人会员。那时很少能够了解到每一个会员的情况,据说是地方发展总部备案的。此外还有29个地方学会是按照业务指导关系建立的。专业委员会从一开始就是学会的主要学术活动单元,当时有30个,团体会员在组建和组织专业委员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历史功绩功不可没,还有办公室和工作委员会共7个。最为难得的是当时有20种学术刊物,而且学会联系会员的重要渠道就是这些刊物。第六届理事会到20003月换届。

挂靠是那个时代学会的主要发展形式。中国计算机学会的挂靠单位是中国科学院,总部办事机构设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各工委分别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电子部15所、北京大学计算机系、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中科院计算所等单位内办公。

1996年修订通过的计算机学会宗旨是:团结和组织计算机科学技术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促进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里的应用;促进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做贡献。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按照章程和民主办会的原则,独立地开展工作。

当年制定的本届理事会CCF主要任务是:1、组织开展国内外学术活动,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和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合作。2、研究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及对策分析,向政府提供咨询建议。3、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普及计算机知识,推广先进技术,促进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里的应用。4、发现并推荐优秀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开展继续教育,组织青少年计算机科技活动。5、加强通港、澳、台的联络,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6、办好学会刊物,编辑和出版各种类型的学术书刊。

这里回忆起两件最深刻的往事:一个是组织青少年计算机科技活动,早在1986年读研究生的时候,走进北京市实验中学,和中学生交流学习和切磋编程,设计最早的北京中学生计算机编程竞赛。另一件是通过CCF推荐优秀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我作为CCF唯一计算机门类被推荐人于1996年荣获中组部、人事部、中国科协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6-2000年,是CCF中年(34岁至38岁)时期,从一个凝固的时点反映出祖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印记。我从成为北京大学一名正式的教师、一名计算机科技工作者、一名CCF的正式会员开始,也已经与CCF共同度过了33年时光,虽然我在CCF经历了创办YOCSEF第0期的试点、参与推动专委会改革、亲自参加多届CCF专委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的竞选等等一系列改革的行动,但每当看到CCF当年的出版物、回想30年前CCF的情景,我更加敬仰像我导师杨芙清院士等老一辈计算机科学家,他们在当年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研制我国自主的计算机和系统软件,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计算机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回顾30年前的一个片段,希望能够让年轻的CCF会员了解一点点CCF的历史,在此更是通过回顾向老一辈计算机科学家们致敬、并衷心祝愿CCF继续不忘初心、传承荣耀,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全球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陈钟 CCF会士、常务理事,信息保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曾参与CCF软件工程、网络与数据通讯、信息保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并积极参加了CCF专委会的改革、奖励委员会、职业教育发展委员会创立、计算机博物馆筹建等各项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