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关于CCF > CCF创建60周年

【CCF创建60周年文集-1】李国杰:科技社团改革的成功探索

阅读量:187 2022-01-25 收藏本文

 编者语:2022将迎来CCF创建60周年,我们会开展一系列活动庆祝60周年。在未来的这一段时间内会在CCF会员故事中陆续发布CCF60周年文集中的一些文章。这篇是CCF名誉理事长李国杰院士为CCF60周年文集撰写的文章。原文近万字,公众号中发布的是删减版,如果读者感兴趣欢迎关注CCF60周年文集,将会有完整版在其中发布。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先打开了中国计算机学会的网站,浏览了CCF会员故事”栏目的几十篇文章,文章中会员对CCF发自肺腑的感言给我强烈的震撼。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先摘录几句会员的心声:“有一种信仰叫做CCF文化,有一种文化叫做CCF价值,有一种价值,叫CCF会员。CCF会员价值构成CCF整体价值,CCF整体价值通过CCF会员得以体现”。“在CCF这样一个有温情、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团体里,因为有情义,所以我奉献,因为有奉献,所以有认可,因为有认可,所以有价值,因为有价值,所以有成就,因为有成就,所以是归属。我将继续追随CCF一路前行”。“CCF之美,美在信仰,妙在文化,绝在风尚,乐在群人群思”。“CCF是一个开放、民主、公平、公正的平台——在这里,只要作出贡献,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只要学识卓越,就能得到大家的尊重”。“CCF若待我以亲情不弃,我便待CCF以真心不离”。“有人说,CCF代表着希望,满载给养,圆成梦想;还有人说,CCF是一架桥,与志同人为伍,与上智者同行”。“CCF不仅是国内计算机与信息领域的学术标杆,更是工业连接和产业枢纽。”“CCF是当前中国最关注计算机信息技术后备力量和青少年人才的学会组织。”

 

20年前我憧憬的现代科技社团不就是这样的组织吗?启动CCF改革时,我何曾想到今天会有8万多(编者注:至2021年底,CCF个人会员人数已超过9.7万)自愿加入的付费会员,更想不到“责任、创新、奉献”的CCF文化会如此深入人心。我后半生为三件有意义的事出了力,一是创建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和曙光公司;二是引领中科院计算所起死回生,重铸辉煌;三是推动中国计算机学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第三件事我出力不多,但其影响面可能大于前两件事。民主、自律、朝气蓬勃的民间科技社团是推动科技发展和整个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出现CCF这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科技社团,是中国社会改革进步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回顾CCF20年阔步前进的历程时,我要感谢与我合作共事过及众多未曾谋面的会员,更要感谢这个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开启CCF改革之路

20044月,CCF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我当理事长,李晓明教授等当副理事长,杜子德为秘书长。20084月,学会第九届理事会选我继任理事长,郑纬民、李晓明教授等任副理事长,杜子德继续当秘书长。直到2011年底卸任,有8年的时间我与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服务于计算机学会,开启了中国民间科技社团改革之路。这一段时间与我当计算所所长几乎重叠,我的主要精力肯定还是花在计算所,但计算机学会的成长壮大和中科院计算所的重铸辉煌几乎同步,令我颇感欣慰。

历史决定文化,文化决定社会结构和体制。中国的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因此每一个人与他的工作“单位”关系密切,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号召与组织规划作用比其他国家强,这是中国的特点,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一自上而下动员群众的优势,这对完成工程任务、应对疫情等需要集中力量办的事效率高。但是,智人是通过信息交流获得进化的具有社会性的物种,从事类似工作的人需要打破“单位”限制进行思想交流和经验共享,这是社会发展的刚需。民间社团是政府和企业之外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论什么国家都需要民间社团蓬勃发展。我国在民政部登记的各种社团有3000多个,中国科协下属的全国学会有196个,但大多数社团长期以来均带有官方或半官方色彩,民间社团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待加强,科技社团的改革已经提上日程。

科技社团为何要改革?

为什么我会感到科技社团的改革迫在眉睫。1981年我去美国普渡大学读博士,一进校就注意到普渡大学的校徽上有三块盾牌,这代表普渡大学的宗旨:教育、研究和服务,所谓服务主要是指为各个学科的学会等民间社团服务,学校在提升职称时候,要考核教师为社团服务的态度和效果。

我在美国参加过很多学术会议,基本上都是IEEEACM等学会组织的会议,我发表的许多文章都是在各种学会主办的刊物上。学校的每一个老师和学生基本上都是学会的会员,有些学生还参加了多个学会。回到国内以后,我发现虽然计算机学会就挂靠在计算所,但研究人员和学生都不是它的会员,大家也不关心学会在干什么。即使是青年学者主持的会议,台上坐的也基本上都是老人。学会商量什么事情通常也是几个人在小范围内讨论,每次选举都是等额选举,内部预订的候选人都能当选。总之,学会在科技人员眼里是个可有可无的组织,没有真正起到党和政府联系科技人员的纽带和平台作用。

计算机学会需要改革,这一点我与子德有高度的共识。他已在学会已干了几年,早就憋着一股劲。我们俩都认为,学会是服务机构,服务的对象就是会员,如果没有个人会员,学会为谁服务?学会是没有人供养的单位,只能依靠志愿者,没有个人会员做志愿者,谁来提供服务?因此我们决定,学会的改革以发展个人会员为突破口。从2004开始,学会持之以恒地抓发展个人会员,不断物色精干工作人员充实秘书处的会员部。每年的奖励表彰大会,尽管要奖励表彰的人很多,时间很紧,但一直有一个保留节目:表彰全国各地发展会员的积极分子,让在发展会员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名不见经传的会员走上主席台领奖,他们和做出重大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一样,得到与会者的尊重。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计算机学会的会员从几百人到几千人,再到几万人,现在学会的会员已经有8万多人,这已经超出了我当时的想象。

CCF的志愿者文化

学会改革的第二个目标是提倡“志愿者”精神。过去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各个专业委员会的主任被看成是一种荣誉,有不少学者是奔着这个有含金量的头衔来参加计算机学会工作的。一个学会要有活力,学会的骨干人员一定要把这种头衔看成是一种责任,而不仅仅是荣誉。也就是说,自愿加入计算机学会的人都是志愿者,不管担任什么职务,都是来干事的。每次计算机学会的改选,不管是竞选理事长、副理事长还是常务理事,都要上台当众表明你当上以后想干什么?这就是一种承诺,一种责任。高文和梅宏在担任理事长之前都已经是院士,为什么还要来竞选这份费精力而无报酬的苦差使?高文在竞选CCF理事长的质询环节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他想做一个志愿者,为社会服务。

我感到十分高兴的是,志愿者文化已经在计算机学会生根发芽,蔚然成风。每年学会颁发的卓越服务奖的得主都是志愿者的杰出代表,和我接触比较多的李晓明、徐志伟、张晓东、胡事民、史元春、臧根林等给我诠释了志愿者的真正含义。李晓明和徐志伟等教授为CCF计算机课程改革导教班”呕心沥血、忘我付出感动了很多人,他们在计算机圈中被认为有点“佛系”风范,不看重帽子头衔,扎扎实实地做研究、带学生,他们的高尚情操使我领悟到,热衷于做志愿者的“佛系”心态或许是治疗学术界急功近利的一副良药。张晓东一手张罗的《 “龙星”计划》,胡事民带头制定的《CCF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史元春推动建立的《ADL学科前沿讲习班》,臧根林几十次参加的《CCF走进高校》和5次参加的《吕梁教育扶贫》,都是CCF志愿者精神的标志性“产品”。利他的志愿者价值和利己的市场价值必须平衡,社会才能良性发展,CCF弘扬的志愿者精神为科技界乃至整个社会增添了良性发展的动力。

CCF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三者分立和相互制衡

2006 年,CCF被中国科协列为全面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探索与挂靠单位脱钩, 践行自主、自立、自律的新型科技社团发展模式。CCF将“以会员为本”作为学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会员服务与管理、民主办会、办事机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建立和完善了规章制度,几年来,学会制定、修订了十几种规章。学会强调民主选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的参选人数与应选人数达到二比一,这在我国学术社团中是一个创举。学会实现了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三者分立和相互制衡。对不合格专委进行撤并或者限期整改,到2009年底,学会对专委评估了三次,共撤销专委3个,重组1个,专委会工作的规范性和学术活动质量明显提升。20102月,民政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表彰总结大会,我代表计算机学会在大会做了经验介绍(见下图)。计算机学会改革的“故事”广为传播。2015年的一次会上,我遇到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他在科技部工作时与我联系较多。一见面他就说:“李院士你真厉害,你居然把XXX院士从计算机学会中开除了!”我连忙给他解释,不是开除,是按学会的管理制度,连续两次不参加常务理事会的常务理事就自动终止了。严格按制度办事是一个社团走上正轨的基础,CCF做到了,现在常务理事会开会的出席率一直非常高。值得一提的是,被除名的院士并没有抱怨计算机学会,而是把这一严格规矩带到后来他当理事长的另一个学会,也实行常务理事两次不到会就终止的制度。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