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CCF@U347:罗训走进河北经贸大学

阅读量:98
2015-12-14

2015年11月25日下午,“CCF走进高校”活动来到河北经贸大学。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罗训作了题为“计算机工作者的开源小时代”的学术讲座。河北经贸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王素贞,党委书记崔丽娟,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荣梅,学院各个系正副主任以及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这次讲座。报告会由王素贞院长主持。

本次讲座内容围绕“开源软件”展开,讲述了开源软件项目的诞生背景以及发展,以及开源软件项目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趋势,并对当前信息领域热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讲座期间,罗训列举了手机操作系统、阿里云、亚马逊,腾讯,以及Linux系统等开源项目的经典案例。同时,还分析了商业公司引入开源项目的深层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开源项目有利于当前的商业模式的发展,而闭源项目会阻碍其商业的发展。

为扩大同学们的视野,并且起到引导学习的作用,罗训为在场同学介绍了一些开源社区的使用方法,以及一些与机器学习相关的开源软件。在场同学就“如何利用开源社区学好机器视觉”、“开源项目与信息安全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与罗训教授进行交流互动,在场的老师就“开源软件与教学改革的关系”与罗训进行了探讨,大家获益匪浅、收获颇丰,讲座在同学和老师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


罗训作题为“计算机工作者的开源小时代”的学术讲座
 
罗训与现场听众进行互动
 
罗训与现场部分师生合影留念


马超红(河北经贸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学生)

作为一名研一的学生,刚刚踏入研究生的行列,如何尽快适应研究生的角色,如何进行研究工作,罗教授的讲座给了我很大启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认真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借鉴并发展研究成果,不断提高自己。越来越多的公司、团体、个人加入开源社区,共享知识、资源、软件,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让自己融入这个“开源小时代”,在开源小时代中享受知识,这是我们作为一个研究生应该做的。之前一直对开源小时代认识不深,而且不能够有效合理的利用网络上各种社区的开源资源,经过罗教授的讲解,以及各位老师同学的提问讨论,让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开源的时代中,网络上的资源很多,很丰富,我们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也要对资源进行提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适合自己,对自己真真有用的资源,面对玲琅满目资源,要学会选择。

针对罗教授提到的比较好的开源社区,以后要多去浏览,学会利用资源,从中获取知识,同时也要将自己的一些好的资源和大家共享。同时认识到好好学习英语很重要,很多一些资源都是英文文献,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

通过这次讲座,有很多所想所思,如何利用好资源来助力好自己的发展,同时在信息时代要学会和别人分享,资源的共享,发展个人的同时,发展社会。


王丽鹏(河北经贸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学生)

有幸能够聆听罗训教授的学术报告。罗教授的报告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工作者的开源小时代,并分别对开源运动历史、近十年来开源软件的重大变化、开源的深层次原因及如何结合开源软件和自己的职业方向做出了重要论述。

给我影响最为深刻的内容就是罗教授指出开源软件规模带来的开发模式的改变。罗教授以Linux内核为例指出开源软件管理方案及代码整合方案的模式改变。罗教授还对开源软件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给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开源软件不会因为开源而导致安全性降低反而越是开源的软件就会有越多的人来对于其中的一些漏洞进行检测,这样更能促进其安全的发展。

通过罗教授的报告,我了解到开源软件的发展过程和目前的研究状况,从目前来看开源软件可以在很多方面为我们的决策提供支持,能发挥巨大作用,将开源软件和自己的职业方向结合起来对计算机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张大为(河北经贸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学生)

这次的讲座让我对计算机的开源有了新的认识。罗训教授给我们介绍了开源的基本常识,为我们将来的学习有了新的选择和动力;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不要怕吃苦。干我们这一行业的肯定会很辛苦,经常会加班、熬夜。但这些都是必须的,不努力如何能有收获呢。

2.要有目标。目前只是希望能够努力学习技术,将来能够为社会做贡献,做一名合格的技术开发人员;也许只是为了不虚度此生,能够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将来能够留下点什么。

3.耐得住寂寞。都说程序员很忙,一天到晚的都在电脑前敲代码,当然我目前发现也是这种情况,所以这个行业决定我们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能够和别人打交道。

4.要有一技之长。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将来还是为社会做贡献,我们都需要有一技之长来保证我们的生活和理想。

5.多上讲台演讲。这一行业很多人也许是不想上讲台演讲,但这很重要,锻炼人的勇气与反应力,罗训教授那优雅自如的演说令我印象很深刻。

以上几点是罗训教授在演讲中向我们介绍开源时我的所想和所思,为我将来的学习拓展了视野,同时让我感受到了许多精英人士应有的品质。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