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会工作报告

阅读量:9
2011-12-12

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 李国杰
2011年11月25日


各位代表:

受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的委托,我向各位会员代表作学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第九届理事会2008年4月19日上任,将于2012年1月7日任期届满。在过去的近四年中,学会理事会在第八届理事会全面改革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学会发展的需求,继续推进全方位的改革,坚持民主办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扩大学术影响力,并致力于服务会员、服务专业人士、服务社会。在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发展规律、具有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现代科技社团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一、坚持民主办会,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1.
实行民主选举,构建完整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体系
 
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2008年4月19~2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的近300位会员代表、理事候选人和特邀嘉宾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民主方式由会员代表无记名投票选举出了新一届理事会;通过差额竞选、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由新当选的理事选出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的正、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和秘书长。以开放、民主、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学会理事会,这在我学会46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我国学术团体制度改革上的一个创举。
 
2008年5月21~27日,会员代表大会通讯会议,以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中国计算机学会监事会。监事会是代表会员直接对理事会起监督作用的机构。2008年6月14日,九届一次常务理事会通过了理事长会议关于司库的提名。至此,通过民主的方式,学会的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构建完成。此后,学会理事会根据规则要求对学会事务进行决策,学会监事会依据规则对理事会决策行为给予监督,学会司库代表理事会监管学会财务。
 
为了提升理事会活力和决策效率,从2009年起,学会开始着手新的理事会架构的研究,希望由此解决理事的出口问题、理事荣誉性和履职的问题、理事的岗位职责问题、议事效率问题、岗位负载不平衡问题。希望通过改革增强理事会活力,明晰各个职位职责,使理事真正为学会做事;理顺理事出口问题,做到有进有出,创造更多机会使得会员能在理事会任职,增强会员的参与感;提高议事效率。通过近两年中多次讨论,理事会新的架构基本形成,有些将在本次理事会换届选举中实施,比如正副理事长和理事由会员代表直选,在常务理事中设立执行委员,理事的届中增补等。

2.
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
 
自律和规范是内在发展的需要,通过制度规范和约束行为。本届理事会期间,学会根据发展的需要,对章程、会员条例、理事会条例、监事会条例、会员代表产生办法、选举委员会条例、理事会选举条例、专业委员会条例、专业委员会评估办法、会刊条例、王选奖评奖条例、财务条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评奖条例等13部规章进行了修订,起草了会士条例、青年科学家奖评奖条例和科学技术奖评奖条例。这些规章制度作为学会内部决策、工作的依据,起到了规范决策边界和办事程序的作用。

3.
按规则召开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四年来,根据学会章程及理事会条例的规定,CCF的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按期、按规则召开已经成为习惯。迄今为止,本届理事会共召开理事大会4次,常务理事会议7次,常务理事会议到会率在88%至100%之间,保证了决策的合法性。会议内容包括学会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增选理事、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聘任等学会重大人事事务,审议学会年度财务预决算,有关学会专业委员会更名、评估、重组、创建、撤销等重大事项。理事大会主要就学会未来发展、理事会架构等问题进行研讨,理事会大会的到会率在57%至90%之间,所有理事大会、常务理事会议均有监事参加,监督理事到会情况和决策的合法性。本届理事会中,共有12位理事和1位常务理事因未能按照理事会条例的规定履职而失去理事(常务理事)的资格。

4.
用开放提升专委活力,用评估促进专委发展
 
从第八届理事会开始,学会明确了专业委员会和学会的关系,即专业委员会属于学会的分支机构,接受学会的统一管理,在业务上,可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学会制定了“专业委员会条例”,详细规定了专委会的创建、撤消、更名和合并的条件和审批机构,组织机构及其产生的办法和选举流程,委员加入和退出机制,负责人的职责、委员的权利和义务,对学术活动的要求等,条例还明确规定了在专委换届选举上全面实行开放与竞争机制,专委正副主任、秘书长须通过竞选,由委员以无记名方式投票选举产生,以保证专业委员会的民主与开放。
 
本届理事会中,又对专业委员会条例进行了修订,内容涉及创建新专委动议的条件、专委重组的条款、取消了对专委挂靠的要求,细化了专委主任选举的办法、对专委活动的要求、对专委委员来源成分的要求及参加活动的要求、设立常务委员的要求等;对专委会标识、专委名称及简称的统一、专委会层级的设立等也进行了规范。
 
按照学会专业委员会评估办法的要求,每年初,由学会正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学术工委、专委工委、专委和会员的代表组成评估工作组,对专委上年度的工作进行评估。评估过程开放,专委代表可作为评估工作组成员,评估结果经常务理事会通过后对外公布。2008年度共有30个专委参加评估,有29个专委合格,其中90分以上优秀专委9个,有1个专委不合格;2009年度有29个专委参加评估,全部合格,其中有5个专委评为优秀,另有4个专委获得单项奖;2010年度评出优秀专委5个,合格专委23个,不合格专委3个。本届理事会撤销了电源、计算机管理与维护、外围设备、体育计算机、智能建筑5个专委,重组了中文信息技术专委,新成立了协同计算和服务计算2个专委。从评估结果可以看出,专委学术活动的影响力在逐步提升,活动的形式多样化,品牌意识增强,工作规范性加强。
 
除了对专委的管理,学会还从多个角度对专委给予支持,专委工作会议组织了面向专委主任、秘书长的经验交流,希望帮助各专委对专委的使命、愿景、产品、客户、团队建设有所了解并提高组织学术活动的能力。四年来,学会每年从财务预算中拨出一部分,奖励工作成绩突出、评估优秀的专委会。2011年,学会出资开发了学术会议管理系统,免费提供给专委使用,帮助专委提高会议组织和管理水平,并对使用的专委提供一定金额的资金支持。从2011年开始,学会在预算中安排了一定额度的经费,支持专委学术活动和学术出版活动。学会还通过整合会刊资源,希望能为专委发表论文集提供帮助。2011年起学会秘书处开始为专委提供财务管理的协助,引导和帮助专委经营发展。中文信息专委率先启动开放课题平台,获15万企业赞助,企业课题向学术界开放,成为专委发展的新路子。

二、整合资源、提升学术影响力和服务水平

1.
出版《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和《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年度发展报告》
 
《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自2005年开始编辑出版,深受学会会员欢迎,是中国信息领域独具特色、以读者为中心的刊物。为了满足来自不同领域会员的需求,学会秘书长会议借鉴IEEE CS刊物Computer的做法,提出一套新的办刊方案,重新设计了栏目及定位,以多种形式反映计算学术界的动态和学会的发展。2009年1月,学会对刊物进行了改版和编委会换届,根据栏目内容和需求,邀请计算各领域的专家组成编辑委员会,由他们负责选题、组稿和审稿,突出了编委的作用,将专家主导办刊的宗旨落到了实处。
 
《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年度发展报告》从2005年开始,每年出版1册,这是学会的旗舰报告,综述了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最新的发展动向和我国当年的主要科研成果。这两种出版物充分体现了学会的学术性,也扩大了学会的影响力。

2.
中国计算机大会
 
中国计算机大会于2003年由学会创办,从2009年起,学会改变了以往将会议承包出去的做法,由学会负责设计和运作,2009年,有600余人参加大会;2010年参会人数达到1200余人;2011年争取2000人参加会议。除了大会特邀报告、专题学术交流和论坛外,增加了专业展览展示和专业参观,会议对一些边远和不发达地区学校的师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经费支持(2011年支持了100多位年青学者参会),体现了学术社团的社会责任。中国计算机大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已成为国内计算机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术会议之一。

3.
YOCSEF论坛和CCF青年精英大会
 
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创建已经13年,是一个面向青年学者的交流平台,参加组织YOCSEF活动的青年人具有很强的活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讨论与计算机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推动社会改革进步,同时也将最新的学术思想和技术动态报告传送到业界。现在除了北京总部外,YOCSEF在全国其他20个大城市设有分论坛,还有一个面向研究生的研究生分论坛,每年活动逾百次。三年多来,YOCSEF对微软黑屏事件、唐骏的学历门事件、IT界的山寨现象等进行了及时的辨论与分析;也对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的科技评价制度、研究生的培养、国产基础软件的发展之路、大学精神等进行了探讨和质疑。2011年,YOCSEF-GS(研究生分会)完成重组,由理事或高级会员推荐了33个优秀研究生,走“优质”道路。
 
2011年,学会创办了CCF青年精英大会,2011年5月已经在西安成功举行了首届大会。大会旨在为IT领域的青年精英提供深入交流和提升的机会,促进青年领军人物的成长,提升他们的领导力,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会议邀请国内外业界知名专家作特邀报告。参加者为中国IT行业的青年精英,包括院士、企业家、青年创业者、CCF青工委委员、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来自各地YOCSEF委员、特邀人士等约200人。

4.
信息学奥林匹克(NOI)
 
信息学奥林匹克创办至今已经28年,是学会创办最早、最有影响力的活动,也是学会财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NOI每年有联赛(初赛、复赛)、全国大赛、亚太区竞赛、国际赛全国选拔赛、出国参赛、冬令营培训、教师培训等活动,每年出国参赛都取得优异成绩,为国家争得了荣誉。NOI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规则体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按程序办事,保证了竞赛一等奖获奖者获得保送上大学资格的公正性,获得了学生、教师、学校、教育行政机构和社会的信任。今年起,NOI推行省组织单位准入制度,规范组织和竞赛,制定后“高考保送”的发展战略,向高校推荐优秀生。

5.
学科前沿讲习班(ADL)和走进高校
 
为了帮助青年学者更好地了解计算机领域学科前沿进展,提供一个加强学术交流,开阔学术眼界,提高学术水平的平台,学会从2009年暑期开始开办学科前沿讲习班。ADL围绕计算机领域的不同学科方向开设课程,是一个长期开展的系列活动。为此,学会专门成立了ADL工作组,由热心公益且具有学术水平的专家组成,负责讲习班计划和选题。2009年完成了2期,2010年和2011年各完成11期,有若干期培训班参加人数在200人左右,远远超过计划中的人数,参加培训的人员对学科前沿讲习班反响很好。
 
CCF走进高校是学会从2009年开始的系列演讲会公益活动,学会众多资深的活跃在科研、教育、管理、职业规划等各个领域的计算机学术专家和管理专家,为大学生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为他们的职业规划起到指导作用。在学会大批热心社会公益专家的支持下,已经完成了走进百所高校的活动计划,并且在网站搭建了活动申请平台和讲师申请平台。

6.
出访交流与国际合作
 
由于学会近年来改革的成效显著,国际上的学术团体与本学会间的互访与合作逐渐增多。2008年4月学会与IEEE CS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三年来,IEEE CS主席、秘书长多次访问学会,并派出专家在中国计算机大会上作特邀报告,学会的秘书长也于今年11月对IEEE CS回访,双方正在探讨第二个合作期。
 
学会与ACM的合作良好,2010年10月11日,学会与ACM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2010年10月开始,双方在服务会员、资源共享和出版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在开始合作的第一年内,本学会会员自动成为ACM会员,免费享受ACM的服务。ACM也参与协办中国计算机大会,为大会推荐全世界计算领域的杰出人士作主讲嘉宾。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多次访问学会,希望能与学会在相互宣传、合作办会、会员优惠、互访资源等方面进行合作。
 
计算机工程教育认证项目组织专家访问和观摩美国、英国的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同时也邀请上述国家的认证专家作为观察员来现场观察中方专家的认证工作。

7.
各工作委员会的工作
 
各工委在近四年中做了大量工作。学术工委每年主持编辑《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年度发展报告》,并承接了今年中国科协计算机学科发展研究的项目;每年策划和组织中国计算机大会,大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整合学会会刊并坚持年度评估;组织调研编写完成并公布了CCF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目录。
 
专委工委完成了专委的换届选举,根据学会对专委工作的要求,对专委条例和专委评估办法进行修订,从今年起着手研究国内外同类组织关于专业委员会成立的原则。
 
企业与职业发展工委坚持活动, “中小企业信息化产业委员会”筹备就绪;“CCF技术产业贡献奖”确定;“CCF学产互动坊(WAIC”筹备中,企图搭建学术产业合作平台,并把若干企业联络起来。
 
普及工委坚持到吕梁进行教育扶贫,已经坚持11年,扶贫团给当地的师生作演讲和座谈,开阔他们的思路和眼界,同时在当地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或者通过参与教育扶贫工作现担任人大代表的学会专家写成提案递交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通过参与扶贫的记者在报纸上刊登。根据调研的结果,今年开始学会启动了山区优秀教师评选活动,每年学会将评选并资助10名山区优秀教师到北京观摩学习,得到了当地政府、学校和教师的欢迎。
 
术语审定工委承担了全国名词委工作,将在年内完成任务。还在网上热烈展开对名词翻译和中国数字单位名称的讨论,使更多学者关心计算机用语的规范化。
 
对外联络部在组织学会代表团出访ACM和IEEE计算机学会、促进国际双边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度学会新成立了软件工程师工作委员会,旨在为来自企业的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和技术主管等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计划的活动包括:举办面向企业软件工程师需求的活动;对达到一定技术水准和贡献的软件工程师给予认可和荣誉;汇集来自一线软件工程师的智慧,创建高质量的计算技术资源库,供同业人员分享等。

8.
与企业的合作
 
学会越来越多地得到企业的资助和支持。微软亚洲研究院赞助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合作5年期满,合作很成功,将建立更广泛深入的合作,下一合作期为三年;方正集团赞助CCF王选奖,合作5年即将期满;AMD2008年度冠名赞助NOI竞赛,并从2008年起一直赞助YOCSEF的活动,今年赞助了CNCC大会;曙光公司多年赞助YOCSEF活动;百度从今年起将连续三年赞助CCF青年科学家奖;高智发明已经连续两年赞助YOCSEF活动;2009和2010年浪潮集团连续2年赞助青年科学家奖颁奖;惠普实验室、西普阳光公司、闪联工程中心、启明星辰公司都为YOCSEF的发展提供过资金的支持。有了这些企业的公益支持,学会的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在此向给予学会支持的各个企业表示由衷的感谢。
 
三、会员发展与服务
 
从2004年确立发展个人会员起,学会一直不断地开发和推出适合会员需求的学术服务,为会员的职业发展提供服务。几年来通过自办、购买、合作等多种方式,陆续推出了多项优质服务产品。到目前为止,学会的会员已经可以享受到:免费《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学术性月刊),《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年度报告》;优惠参加学会及专委主办的学术会议;优惠参加CCF学科前沿讲习班;在CCF会刊发表文章版面费优惠;免费浏览和下载学会数字图书馆资料(17种学术期刊历年文献资料、学会专业委员会旗下学术会议的文献资料,包括音频、视频在内的由学会主办的各类会议或培训的资料);2011年5月,CCF Weekly扩版为CCF Digital,按不同主题编制和传送,每周三次,包括技术动态、学会动态、学生园地等,并成立了相应的编委会,使得CCF Digital的内容更加丰富和贴近会员需求。在过去的一年内,CCF会员已免费享受ACM会员的服务,包括每月的Communications of ACM,每周TechNews、CareerNews、MemberNet,浏览ACM数百种书籍及在线课程、优惠参加ACM各种学术会议等。本次会员代表大会如果通过关于会费适当调整的决议,只要增加60元会费,CCF会员就可以永久享受ACM的会员服务。今后双方还将就奖项设立、刊物出版等方面展开合作。
 
在服务方式和手段上,学会建立了会员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会员管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会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实现网上注册、缴费、修改个人信息、获取学会各类活动资讯、浏览或下载专供会员的学术报告演讲稿等。
 
学会网站除了CCF数字图书馆的资料供会员浏览下载外,“我的数字图书馆”可为会员定制自己的学术空间,成为与同行分享学术成果的便捷平台。学会网站提供的学术论文搜索引擎,可以帮助广大会员在全球范围内找到相关学术领域内的顶尖科学家、顶级会议和权威期刊,准确地找到所感兴趣的论文,发现正在崛起的学术新星。学会网站面向会员开辟了互动交流平台,便于学会和会员之间、会员和专家之间、会员和会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依据“构建基础架构,提供良好服务”的工作思路,学会出资开发了会议管理系统,2011年5月开发完成并正式上线,供各专业委员会使用。这是学会帮助专委发展、构建专委及会员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会构建基础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会议系统参照国际上同类系统,提供了会前、会中、会后的各类管理功能,包括:申请创建会议网站与网站管理、会议组织管理、审稿评分设置、论文投稿、论文评审、审稿汇总、论文后期处理(分期刊发表、评优等)、在线交流等。今年,CCF对使用会议系统的专业委员会同时提供一定额度的经费支持。
 
除了上述常规的提供给学会会员的服务,为了让更多的计算领域的专业人士享受到CCF与ACM共同提供的专业服务,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学会开展了“会员发展会员”活动,期间共有322名会员参与了此项活动,成功推荐1221人加入学会。
 
2011年10月20日,学会在高校设立的首个学生分支---“CCF Chapter 合肥工业大学”在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正式成立。在高校中成立学生分支旨在使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分享CCF拥有的雄厚学术资源,为广大学生会员提供参与学术研讨的机会,帮助学生会员规划未来发展。CCF将为 学生分支的创建及开展活动提供包括经费在内的资源支持,帮助分支所在高校的学生会员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认清未来职场及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走向社会。
 
经过上述的工作,学会会员人数已超过13000人,2010年度会费收入首次超出预算额。今后会员数量增长依然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发挥学术共同体的学术评价职能
 
表彰和奖励优秀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是学会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基本职能。本届理事会期间,学会对已经设立的“CCF王选奖”、“CCF海外杰出贡献奖”和“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严格按照评奖条例的规定公开、公正进行评奖,加上企业对奖项的资助,这些奖项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除了上述奖项外,学会又设立了面向40岁以下专业人士的CCF青年科学家奖,和面向70岁以上资深前辈的CCF终身成就奖,并在今年启动了CCF科学技术奖的工作。2010年7月,经学会理事长会议提名,常务理事会通信表决通过,学会成立了奖励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向(常务)理事会提出设立新奖项的动议、计划、规则和政策,报告评奖过程及结果;起草、修订奖励评审规则,提交(常务)理事会审批;审批奖励分委员会报送的奖项评审结果进行终评,报理事长批准;提名各奖励分委员会成员;平衡各奖项,保证评奖质量以及受理建议、申诉、投诉并进行处理。奖励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学会的奖励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学会的学术权威性和公正性也获得了一些知名大学的信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全权委托学会邀请专家隐名评审该系的全部博士学位论文。从评审结果来看,委托方清华大学非常满意,这是学会在学术服务方面成功进行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计算机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进展良好,已经对15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进行了认证,学会专门划拨了经费,由于专业化程度高,培训认真,规则明确,严格公正地按程序办事,认证工作得到教育部、中国科协的高度认可,也得到国际上工程教育认证机构专家的肯定,本学会的专家多次在教育部组织的认证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今年申请将“试点工作组”升格为“分委员会”,已得到教育部的批准。参与此项工作的专家表现出良好的志愿者精神和专业水平。
 
五.存在问题和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尽管过去四年学会在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不少成绩,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今后通过深化改革在发展中解决。例如,专业委员会各不相同,风格各异,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过去四年学会基本上用统一的标准评价衡量各个专委会,对每个专委会的特点关注不够,学会总部与专委会的沟通也不够。今后在考核中应更加重视该专业领域会员的感受和评价。学会要加强对各专业委员会的支持,强调在支持中体现管理。目前学会有些奖项在国内声望还不高,学会的奖励还没有纳入国家奖励系列,需要加倍努力,争取在今后两三年内纳入国家奖励系列。获奖本身不应该成为科技工作者的追求,学会应在广大计算机科技人员中树立不慕虚荣的新风,学会设立的各种奖项尽量采用推荐制而不是本人申请,使学会的奖励形成很好的口碑,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学会应该成为计算机领域重要的思想库之一,过去几年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好,与全国性学会的地位不相称。为企业做好服务一直是学会的弱点,需要大力加强。还有许多不足,请各位理事多提批评与建议。
 
 衷心希望下一届理事会更上一层楼,在以下几方面多下功夫。  

1.
引领本领域科技工作者为社会发展服务
 
学会是社会团体,是科学与技术共同体的重要组织形式,学会要引领本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为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推进自主创新、传播科学文化、规范学术行为、推动学术生态建设、提供服务和反映诉求,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意识,真正体现学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2.
增强学会学术影响力,推动学科和技术发展
 
学会的学术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学会召开的学术会议以及学会办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会议和期刊的学术水平将决定其影响力。今后要努力提升学术会议与期刊的质量,吸引高水平的文章在国内会议与期刊上发表,努力打造自己的期刊和会议。只有把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几个学术会议和几种期刊提升到国际水准,我国广大学者才有与国外同行平等对话的资格,才能整体上提高我国计算机学者的国际学术地位。
 
学术交流是促进学术发展与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学会凝聚科技工作者的基础。学会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发挥同行认可和社团认可的优势与功能,把开展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促进自主创新作为学会的主要任务,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促进学科群建设,培育创新人才,增强学会的学术影响力,提高学会的社会公信力。
 
公正的学术评价是建立健康科研环境的前提,同行评价是保证学术评价公正性的基础。学会要为建立公正的学术评价环境做出贡献,要继续完善和推广学会编制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目录,使之逐步成为各大学和科研单位学术评价的标准。
 
学会要进一步发挥会士的作用,提高学会的知名度、影响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3.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拓展学会发展空间
 
学会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具有中立性和横向沟通便利等优势,要调动和集成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主动参与国家、地方和行业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参与重大工程项目、行业技术标准的咨询研究和论证工作。围绕区域发展、行业科技进步以及与科技发展相关的重大项目和关键问题,学会应组织会员深入开展跨地区、跨学科的高层次调查研究活动,举办专家论坛,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过去学会在向政府建言献策方面做得不够,作为计算机界的学术共同体,在与计算机有关的重大科技项目的设立与实施过程中,还缺少中国计算机学会作为一个整体的声音。建议下一届理事会考虑建立《中国计算机学会建议》制度,不定期地向有关部门、单位报送正式建议
 
要进一步拓展学会发展空间,发挥学会在科技奖励、科技评价、专业资格认证、人才培养、继续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争取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推动社会管理的体制创新。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考虑创办新的社会服务项目,如加强对会员专业发展的指导,促进会员的学术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有特色的教育培训服务;积极推进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和双边、多边及国际互认;组织会员和科技工作者为企业进行技术咨询,等等。

4.
推动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要发挥学会汇聚了来自大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等方面各类信息技术领域人才、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关注计算机专业在中国的发展状况,通过调查研究、信息发布、人员培训、资源共享、专业认证、鼓励嘉奖等多种形式,为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建言献策,为促进中国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5.努力加强学会与企业的联系
 
我国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现象在学会发展中有明显的体现,目前中国计算机学会中来自企业的会员不多,学会开展的活动中企业人员参加者也不多。国家已明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学会工作也应面向这个主体。学会应精心设计面向企业专业人士的服务项目,吸引更多的企业科技人员入会,开展更多面向企业的活动,如向企业推荐应届毕业生和适合在企业工作的科技人才;向企业推荐有市场价值的创新成果和专利技术等;联系并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介绍最新的技术发展动向等。企业介入不够是学会发展的软肋,建议下一届理事会认真研究这一问题,争取这一状况尽快有所改变。

6.继续大力发展会员,
 
会员是学会的立会之本,联系会员、服务会员、发展会员是学会的基础性工作,会员是否满意是衡量学会工作的主要标准。学会已有13000多个人会员,与还没有发展个人会员的学会相比,这是一个可观的数目,也引起了国外同行学会的重视,但与我国IT领域技术人才数量相比,还是一个较小的比例,会员发展的空间很大。今后应继续加大发展和服务力度,包括大力发展学生会员。力争在四年以后,会员总数达到3万人。要加强会员管理和服务,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工具,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7.进一步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学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有经费支持。要扩展思路,多方位集资。学会也希望有社会公益心的单位或个人向学会捐赠。学会秘书处要有一支爱岗敬业、业务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的专职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学会的信息化建设,完善数字图书馆,整合信息资源为会员服务。
 
结束语
 
各位代表,学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的发展赋予我们更大的使命,我们要有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发扬志愿者精神,团结一致,努力把计算机学会建成受到会员真心欢迎的、能帮助专业人士提升发展的、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帮助的、能为政府提供高水平咨询建议的朝气蓬勃的学会。
 
祝愿每一个会员前程远大,祝愿学会的未来更加光辉灿烂!
 
谢谢各位!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