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联手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图结构稳定性”术语发布 | CCF术语快线

阅读量:70 2022-08-05 收藏本文

本期发布术语热词:图结构稳定性(Graph Structure Stability)。


图结构稳定性(Graph Structure Stability)

作者:张帆(广州大学),杨世宇(广州大学),王鑫(天津大学)



开篇导语

本期发布术语热词:图结构稳定性(Graph Structure Stability)。图结构稳定性表示相应网络维持其服务水平,以及防御外部攻击的能力。图结构稳定性的高效计算可以发现关键节点和连接,增强/维护相应网络的稳定性。


InfoBox:

中文名:图结构稳定性

外文名:Graph Structural Stability

简写:GSS

学科:图数据库

实质:利用图数据的结构表现,衡量图所代表的网络的稳定性


基本简介:

大规模网络通常被模式化为图结构,其稳定性表示相应网络维持其服务水平,以及防御外部攻击的能力。图稳定性作为一项重要图结构指标,其研究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包括社交网络、金融、生物领域等。通过图结构稳定性的高效计算,可以实时掌握图结构稳定性的动态,采取合适的策略来增强或维护图稳定性,如通过激励手段来增强关键用户的参与度,阻止重要用户的流失等。


研究意义:

近期的图结构稳定性研究工作起源于Friendster社交网络的崩塌研究。基于真实崩塌数据的研究发现图结构稳定性与网络活跃程度高度相关[1],例如大量紧密相连的用户群体(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往往表明网络整体用户比较活跃。Friendster曾经非常活跃,在21世纪早期拥有超过1亿用户,但是由于持续的用户参与度降低以及用户流失,该网络停止服务。在Friendster崩塌的过程中,其图结构稳定性相应持续下降。


图结构稳定性的计算研究具有高度的应用潜力,更多应用示例包括(a)电商市场:电商平台的参与者(买家、卖家)自然组成一种图结构,其稳定性是平台运营的关键指标。通过计算电商网络的稳定性,我们可以监测平台运行态势并且制定合理的运营决策;(b)网络安全:稳定性计算可以聚焦于局部的图数据,如社交网络中传播谣言的社群。针对这些社群进行稳定性计算可以发现社群中的关键用户和连接,采取应对措施阻止谣言的进一步传播。此外,针对P2P网络的非法内容传播所组成的局部图结构数据,稳定性计算也可以发现关键节点和连接,阻止非法内容的传播;(c)生态系统:不同的物种通过交互关系(如捕食关系)所连接,自然组成图结构并且呈现相应的结构稳定性,其中关键生物的消失会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下降,甚至系统崩塌。图稳定性计算能够监控生态系统网络的发展和衰退,推荐合理策略以维护生态多样性[2];(d)金融市场:在e-MID同行拆借市场中,针对交易数据组成的图结构,采用图稳定性计算(如中心性指标)可以指导银行的借出借入策略[3]。


研究发展概况:

虽然图结构稳定性应用于不同领域,其面向的本质问题是共通的:使用图分析方法对网络稳定性进行合理模式化,并且对稳定性动态进行高效计算。图结构稳定性的研究有三个基础科学问题:图稳定性本身的计算(实时计算当前网络的结构稳定性);图稳定性增强的计算(加强重要节点和连接,以增强图结构稳定性);和图稳定性防御的计算(寻找重要节点和连接进行防护,以抵挡针对图结构稳定性的攻击)。


近年来,基于稠密子图模型的图结构稳定性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包括基于k-core、k-truss等模型的计算。不同于图鲁棒性/抗毁性指标的研究,如节点连通性、中心性、聚集系数、图直径等[4-6],稠密子图计算考虑每个用户在网络的参与度,例如k-core计算赋予每个节点一个独特的coreness值。由于k-core计算的退化特性能够有效拟合网络崩塌的动态,基于真实社交网络结构数据的研究表明:一个用户的coreness值是衡量用户网络参与度的“最佳实践”[7, 8]。因此,图结构稳定性可以用全图coreness聚合值准确表达。


针对稠密子图本身的计算,现有的理论和算法集中于静态图数据的分析, 仅有部分工作研究了稠密子图的动态维护问题[9]。对于稳定性增强问题,现有工作通过图操作(如节点增强、增加新边)使得特定模型的稳定性数值最大化[10-12],其中anchored coreness问题致力于增强一定数量的节点最大化coreness收益[8]。对于图稳定性防御问题,关键节点和连接的损失会导致稳定性指标最小化,一些工作致力于保护这些节点和连接来抵挡稳定性攻击[13-16],其中collapsed coreness问题致力于保护一定数量的关键节点避免coreness损失[14]。此外,基于稠密子图模型,也有一些工作研究社群的稳定性计算[17, 18]。


图结构稳定性的研究是图数据领域的一个新兴方向,未来研究热点包括多种稳定性指标的有效性研究,面向动态图数据的稳定性更新算法的设计,以及图结构稳定性系统的开发等。


参考文献

[1]K. Seki and M. Nakamura. The mechanism of collapse of the friendster network: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re structure of friendste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Mining, 7(1):10, 2017.
[2]F. Morone, G. Del Ferraro, and H. A. Makse. The k-core as a predictor of structural collapse in mutualistic ecosystems. Nature Physics, 15(1):95, 2019.
[3]A. Temizsoy, G. Iori, and G. Montes-Rojas. Network centrality and funding rates in the e-mid interbank market.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33:346–365, 2017.
[4]Scott Freitas, Diyi Yang, Srijan Kumar, Hanghang Tong, and Duen Horng Chau. 2022. Graph Vulnerability and Robustness: A Survey. IEEE TKDE, 2022.
[5]毛凯.复杂网络结构的稳定性与鲁棒性研究.计算机科学,42(04):85-88, 2015.
[6]董政呈,方彦军,田猛.相互依存网络抗毁性研究综述.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14(03):30-44, 2017.
[7]F. D. Malliaros and M. Vazirgiannis. To stay or not to stay: modeling engagement dynamics in social graphs. In CIKM, pages 469–478, 2013.
[8]Q. Linghu, F. Zhang, X. Lin, W. Zhang, and Y. Zhang. Global Reinforcement of Social Networks: The Anchored Coreness Problem. In SIGMOD, pages 2211–2226, 2020.
[9]Y. Zhang and J. X. Yu. Unboundedness and efficiency of truss maintenance in evolving graphs. In SIGMOD, pages 1024–1041, 2019.
[10]F. Zhang, W. Zhang, Y. Zhang, L. Qin, and X. Lin. OLAK: An Efficient Algorithm to Prevent
Unraveling in Social Networks. Proc. VLDB Endow, 10(6): 649-660, 2017
[11]F. Zhang, Y. Zhang, L. Qin, W. Zhang, and X. Lin. Efficiently reinforcing social networks over user engagement and tie strength. In ICDE, pages 557–568, 2018.
[12]X. Sun, X. Huang, and D. Jin. Fast Algorithms for Core Maximization on Large Graphs.
Proc. VLDB Endow, 15(7): 1350 - 1362, 2022.
[13]F. Zhang, C. Li, Y. Zhang, L. Qin, and W. Zhang. Finding critical users in social communities: The collapsed core and truss problems. IEEE TKDE, 32(1):78–91, 2020.
[14]F. Zhang, J. Xie, k. Wang, S. Yang, and Y. Jiang. 2022. Discovering key users for defending network structural stability. World Wide Web, 25(2): 679–701, 2022.
[15]R. Laishram, A. Sariyüce, T. Eliassi-Rad, A. Pinar, and S. Soundarajan. Measuring and Improving the Core Resilience of Networks. In WWW, pages 609–618, 2018.
[16]S. Medya, T. Ma, A. Silva, and A. Singh. A Game Theoretic Approach for Core Resilience. In IJCAI, pages 3473–3479, 2020.
[17]H. Chen, A. Conte, R. Grossi, G. Loukides, S. Pissis, and M. Sweering. On Breaking Truss-Based Communities. In KDD, pages 117–126, 2021.
[18]T. Cai, J. Li, N. Haldar, A. Mian, J. Yearwood, and T. Sellis. Anchored Vertex Exploration for Community Engagement in Social Networks. In ICDE, pages 409–420, 2020.

作者介绍

微信截图_20230410120228

术语工委及术语平台介绍:

计算机术语审定委员会(Committee on Terminology)主要职能为收集、翻译、释义、审定和推荐计算机新词,并在CCF平台上宣传推广。这对厘清学科体系,开展科学研究,并将科学和知识在全社会广泛传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术语众包平台CCFpedia的建设和持续优化,可以有效推进中国计算机术语的收集、审定、规范和传播工作,同时又能起到各领域规范化标准定制的推广作用。


新版的CCFpedia计算机术语平台(http://term.ccf.org.cn)将术语的编辑运营与浏览使用进行了整合,摒弃老版中跨平台操作的繁琐步骤,在界面可观性上进行了升级,让用户能够简单方便地查阅术语信息。同时,新版平台中引入知识图谱的方式对所有术语数据进行组织,通过图谱多层关联的形式升级了术语浏览的应用形态。

微信图片_20230410125847



计算机术语审定工作委员会

主任:

刘挺(哈尔滨工业大学)

副主任:

王昊奋(同济大学)

李国良(清华大学)

主任助理:

李一斌(上海海乂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执行委员:

丁军(上海海乂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林俊宇(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兰艳艳(清华大学)

张伟男(哈尔滨工业大学)

64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