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竞赛层出不穷,对高校人才培养是催化剂还是泡沫? | YEF2021观点论坛
近年来,人工智能竞赛层出不穷,主办方政府、企业、协会各不相同,参赛规模十几支队伍到数千支大小不一,比赛内容从算法到应用再到创新创业各有侧重。但是,如此遍地开花的AI赛事,是否都能与我国高校的AI教学相结合,真正赋能人才培养?目前AI赛事的数量是太多还是太少?其中存在什么问题?将是本论坛讨论的重点。
论坛执行主席
王鹏,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CCF YOCSEF西按分论坛AC主席(2020-2021)。
共同执行主席
高盼,北京西普阳光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校合作总经理。
嘉宾介绍
引导嘉宾一
王栋,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视觉目标感知与跟踪。迄今在本领域顶级会议(CVPR/ICCV)及期刊(TPAMI/TIP)发表论文30余篇, 谷歌学术引用5000余次;获得国际视觉目标跟踪竞赛VOT冠军(5次), CCF自然科学二等奖, 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CVPR2020最佳论文提名等学术奖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演讲题目:当前人工智能竞赛同质化不利于赋能人才培养
引导嘉宾二
任文琦,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曾在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微软亚洲研究院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图像/视频处理等相关问题。在本领域内国际主要期刊和会议IEEE TPAMI/TIP/TIFS、IJCV,CVPR/ICCV/NeurIP/ECCV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先后在CVPR 2019/2020/2021和 ICIP 2019,ChinaMM2018/2019等多个国际/国内会议中组织了图像/视频增强及检测等相关竞赛。曾获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CCF-腾讯犀牛鸟基金卓越奖、及中办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等。并入选了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北京市“科技新星”等
演讲题目:人工智能竞赛是促进了方法设计的提升还是调参能力的提升
引导嘉宾三
王子民,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从事机器学习、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等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医学信号处理、大数据分析等。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区教育厅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目前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已发表各类论文10余篇,获国家专利3项。目前就职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现为广西大学生人工智能设计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广西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组委会秘书长。
演讲题目:以赛促教闭环模式下的人工智能学科竞赛探讨
论坛安排:
论坛时间:2021年5月15日(周五)下午1点30分-5点30分
论坛地点:沈阳新都绿城喜来登酒店(浑南区沈中大街101-1号)多功能5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