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CCF聚焦

CNCC | 大算力、大模型与科学智能——文继荣、纪荣嵘等CNCC技术论坛专家分享真知灼见!

阅读量:109 2023-10-19 收藏本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CNCC2023将于10月26日至28日在沈阳举行,会议期间将举办130场技术论坛,涵盖人工智能、安全、计算+、软件工程、教育、网络、芯片、云计算等30余个方向。本文特别介绍将于10月26日举办的【AI计算论坛:大算力、大模型与科学智能】技术论坛。


围绕大模型发展趋势、难题以及对计算系统的挑战展开,讨论大模型与算法、大模型在AI4S中的应用、大模型下的计算系统优化,以及昇腾全栈AI系统和昇思计算框架使能大模型、加速训推等主题,邀请产业界、各高校、华为等专家发表演讲和研讨。


报名及了解更多技术论坛信息请识别下图二维码进入CNCC2023官网。



图片


中国计算机学会


图片

论坛安排

图片


顺序

主题

主讲嘉宾

1

大语言模型时代的搜索与推荐算法

文继荣

2

ChatGPT到国产多模态基础大模型

纪荣嵘

3

面向流体力学大模型的初步思考和展望

张伟伟

4

面向深度学习系统的软硬件协同优化与进展

冷静文

5

昇腾大模型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周斌

6

昇思全场景计算框架加速训推以及AI4S新应用

于璠

7

华为计算领域技术挑战难题解读

石晓钟


图片

论坛主席

图片


图片

石晓钟

华为计算产品线技术合作总监


计算产品线技术合作专家。华为工作17年,前期主要从事高速光传输技术、数据中心光互联、光交换技术研究,取得多项技术创新并在业界顶级会议发布成果。个人共取得9项国内/PCT发明专利授权,发表多篇论文。在ICT融合技术趋势下,负责IT产业的技术合作与布局工作。在新型存储介质与系统、异构融合计算与高性能计算领域,建立华为公司长期战略学术合作基地。


共同主席


图片

冷静文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人工智能的新型计算系统的设计以及性能、能效、可靠性优化,主持和参与了多项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龙头企业横向项目。在国际一流的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四十多篇论文和相关国内国际专利,获得过DAC, PACT等多个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提名奖,2022年度IEEE体系结构年度最佳论文优胜奖(IEEE Micro Top Picks Hornorable Mention),以及2020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


图片

论坛讲者

图片


图片

文继荣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


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和互联网搜索与挖掘组主任。长期从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工作。2018年入选首批“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


大语言模型时代的搜索与推荐算法


大语言模型在近年来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代表了人工智能在语言理解、知识表示、逻辑推理等能力上的重大突破。和很多其它领域一样,信息检索目前也正在跨入“大模型时代”,致力于解决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的融合问题,以实现更精确更自然的信息获取。我将介绍我们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思考。

图片

纪荣嵘

厦门大学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多媒体技术和机器学习。研究侧重点是开发大数据驱动的计算机智能处理系统,进行视觉场景理解、视觉行为分析、多媒体内容理解、及视觉内容检索。当前的研究兴趣还包括面向视觉搜索的紧凑描述子、社会多媒体大数据分析、场景深度推理、人群行为理解、以及遥感图像分析等。百余篇科研论文发表于国际期刊PAMI、IJCV、TIP和国际会议CVPR、ICCV、IJCAI、AAAI、ACM Multimedia上,曾获得2007年微软学者奖、2011年ACM Multimedia最佳论文奖、2015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年霍英东青年科学奖。


从ChatGPT到国产多模态基础大模型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ChatGPT作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突破,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次探讨ChatGPT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重要性以及其所具有的优秀特性,继而引出国产多模态基础大模型的研发意义,以及如何通过结合多模态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来实现新型国产化基础模型的构建。具体来说,将讨论多模态数据的处理方法、模型构建的关键技术以及如何实现紧致化部署等相关技术点。本讲座的研究成果将为解决多模态大模型的部署难题和提高模型性能和效率提供借鉴和参考。

图片

张伟伟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


教育部长江学者教授,流体力学智能化国际联合研究所中方负责人。主要从事飞行器气动弹性力学、智能流体力学、非定常空气动力学与流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在PAS、JFM等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发展了高效高精度的空气动力模型和气动弹性分析方法,揭示了复杂流固耦合问题的诱发机理,有力支撑了我国航空、航天、兵器等十多个单位20多个型号的研制,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曾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航空学会青年科技奖、空气动力学会首届青年科技奖等荣誉。担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空气弹性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流固耦合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AST、TAML、AAMM等国际知名期刊编委,航空学报、空气动力学学报等期刊青年编委。


面向流体力学大模型的初步思考和展望


近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系列深度神经网络大模型的成功实践,极大推动了智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大规模数据、算力和算法的深度结合,为科学发现带来全新研究范式。流体力学涉及广泛的经典物理、数值方法和工程应用,正成为数据和知识驱动的AI for Science的先锋领域。报告首先概述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天气预报等大模型研究进展,而后引出复杂流场建模、偏微分方程求解、飞行器多模态/多源气动数据智能融合和AI湍流建模等流体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流体力学大模型研究面临的多学科交叉、可解释性和大数据小样本等难题。基于AI大模型有望打造涵盖气动优化设计、智能流动控制、流-固-热耦合、生命科学和能源勘探等流体工业全场景的工程智能底座,从而进一步探索全新的流体力学研究范式、面向流体力学的人工智能框架、流体力学的物理规律。最后,结合大模型、科学智能的发展趋势及AI计算系统带来的新机遇,概述了大模型驱动的智能流体力学未来愿景。

图片

冷静文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导


面向深度学习系统的软硬件协同优化与进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与计算系统的紧密融合已是信息科技领域的一大发展方向。近年来,大模型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在短短两年间飙升了240倍,这一跨越性增长使得传统依赖摩尔定律的芯片技术显得捉襟见肘。然而,这种压力反而催生了诸如微体系结构和计算数值类型这些芯片处理器架构的新创意。与此同时,硬件的快速变革也对系统软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构建既高效又易用的专属AI计算系统,深度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成为关键。在本次报告中,我们将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如何通过微架构创新来满足大模型的算力需求,以及如何设计层次化的自动化编译系统,旨在面向用户掩盖硬件复杂性,并能够灵活适应各种上层应用的多样化需求。

图片

周斌

华为昇腾计算业务研发总裁


2010年加入华为,曾在华为2012实验室担任分布式并行技术实验室主任、AI基础软件高级研发总监等重要管理岗位,在编译器编程语言、分布式并行软件、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具备丰富的技术创新和管理经验。


昇腾大模型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大模型训练带来计算领域的极大挑战,它极度依赖高密度计算、大显存和复杂通信能力。因此需要大规模集群来完成,这又带来集群管理、可靠性等诸多问题。华为依赖在ICT领域的长期积累,从芯片到集群,从基础软件到集群管理软件,提供全栈大模型基础设施。本次报告带来华为大模型全栈体系的介绍,包括硬件和软件,已经生态支持等最新情况。

图片

于璠

华为软件领域科学家,昇思MindSpore技术总经理,AI4Sci LAB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博士,华为工作14年,现任华为软件领域科学家/昇思MindSpore技术总经理/AI4Sci LAB主任,获得中国软件协会卓越工程师/OSCAR开源人物,获聘哈尔滨工业大学客座教授/西电客座教授,主持科技部2030人工智能重大专项,主导华为AI系统核心算法/云计算资源调度/SDN大规模路由等架构和算法的设计和落地,发表专利和论文40余篇。


昇思全场景计算框架加速训推以及AI4S新应用


人工智能进入大模型时代,模型参数规模持续增大,大模型面临开发复杂、长期稳定高效训练、部署推理成本高等挑战。昇思MindSpore是面向端边云全场景的开源AI框架,提供大模型开发、训练、部署推理全流程解决方案,MindFormers大模型套件预制业界典型开源大模型,提供高性能开箱即用能力,当前已原生孵化30+大模型,使能大模型进入产业化应用。在科学智能领域突破系统边界构建AI4Sci融合框架能力以及科学计算领域前研套件,联合业界专家共同打造了东方.翼风、鹏程.神农、MegaProtein等原生应用。

图片

石晓钟

华为计算产品线技术合作总监


华为计算领域技术挑战难题解读


首先介绍计算产品线与学界的合作交流、创新成果以及人才计划,然后解读华为公司计算产业围绕“多样性算力融合架构”和“AI基础软件平台”、“硬件平台”等方向的技术挑战难题,期望通过产学合作解决挑战难题,全面使能多样性算力系统,打造高效易用的AI基础软件以及硬件平台,促进技术创新与合作。


图片


今年恰逢CNCC创办20周年。二十年来,CNCC已逐渐发展到涵盖数十个方向130场技术论坛,700余位国内外讲者积极参与,超过13000人注册的计算领域年度盛会。二十载不断超越,作为国内计算领域参会人员众多,规模大,水平高的年度盛会,CCF将精心筹划,为参会者带来一场前沿碰撞、展望未来的技术盛宴,让每位参会者都能在CNCC这个超大体量专业平台上提升自身的专业价值,获得前行的动能!等你来,马上行动,欢迎参会报名!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