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CCF聚焦

CNCC | 有组织科研和自由探索如何有机融合?

阅读量:112 2023-09-18 收藏本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CNCC2023将于10月26日至28日在沈阳举行,会议期间将举办129场技术论坛,涵盖人工智能、安全、计算+、软件工程、教育、网络、芯片、云计算等30余个方向。本文特别介绍将于10月27日举办的【有组织科研和自由探索如何有机融合?】技术论坛。


本论坛拟邀请科技政策研究者,以及亲历并熟悉有组织科研和自由探索这两种模式的学者,从不同层面深入探讨这两种模式如何融合、相互助力,有什么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甚或无此可能。论坛意在碰撞思想,达成一定的认识以启发进一步思考,并供相关方面参考。


报名及了解更多技术论坛信息请识别下图二维码进入CNCC2023官网。目前早鸟票限时优惠报名正在进行,抓住机会立享大幅优惠!


图片


202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就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部署。“有组织科研”被积极倡导,但“伟大不能被计划”这样的声音也很响亮。这个背景下,CCF YOCSEF总部计划举办题为“有组织科研和自由探索如何协调互补”的系列论坛来讨论相关话题,包含三场论坛。


前两场论坛剖析了一些DARPA项目和OpenAI大模型等项目案例、讨论了“有组织科研”和“自由探索”各有什么优势和弊端,各自更适应什么样的场景。


在此基础上,本次论坛拟邀请科技政策研究者,以及亲历并熟悉有组织科研(以及目标导向科研)和自由探索这两种模式的学者,从不同层面深入探讨这两种模式如何融合、相互助力,有什么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甚或无此可能。论坛意在碰撞思想,达成一定的认识以启发进一步思考,并供相关方面参考。


图片

论坛安排

图片


1

数据智能:科技组织范展与思考

李建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组织科研的思考

陈伟

南理工大学

3

科研工作组织形式的

裴颂

上海理工大学

4

辨环节




图片

论坛主席

图片


图片

王莹洁

烟台大学教授/博导、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


CCF高级会员,担任CCF服务计算专委会执行委员(学术秘书),CCF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执行委员,CCF协同计算专委会执行委员,CCF YOCSEF青岛副主席,IEEE TCSVC多样性主席兼宣传主席等。研究方向包括群智感知、服务计算等,是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获CCF服务计算青年才俊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山东省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等。


共同主席


图片

包永堂

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人工智能系书记


CCF高级会员,CCF YOCSEF青岛22-23主席,担任CCF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CCF青岛分部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CSIG)虚拟现实专委会委员,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计算机图形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岛市应用基础研究重大专项、虚拟现实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科研项目。出版专著1部,发表SCI、EI等检索论文3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项。


图片

论坛讲者

图片


图片

李建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


CCF高级会员,CCF大数据、系统软件专委会执行委员,人工智能学会组织工委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主持/参与了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973计划、NSFC创新群体项目和联合重点基金等,在TPAMI、TKDE、TC、NeurIPS、KDD等发表论文100余篇,获AAAI 2021、IWQoS 2022最佳论文奖等。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微软学者、北京市科技新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青年学者,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十佳)等。


数据智能:科技创新组织范式发展与思考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有组织科研和自由探索两种模式作为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方式,共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两种科研模式互相促进,不断发展。本报告讨论如何结合两种模式,特别是针对计算机领域科研工作者,一方面探讨科技创新组织的发展和作用,另一方面结合人工智能等在科学发现模式变革等为例,探讨科学智算共性平台支撑全新理论范式和系统技术的演进,如何引领多学科规模化的科学智算新生态发展。

图片

陈伟能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


CCF高级会员,CCF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协同计算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群体智能、进化计算及其应用,已发表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100余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长文70余篇;牵头主持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任大数据与计算智能粤港联合创新平台负责人,先后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现任IEEE广州分会副主席、IEEE SMC广州分支主席、任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及Complex and Intelligent Systems副编辑。


有组织科研的思考


坚持问题导向、服务国家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是新时代国家对高校科研提出的明确要求。结合本人承担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的经历,引导发言将分享如下的体会:首先,有组织科研强调目标导向和顶层设计,自由探索侧重于解决途径,两者并不矛盾,相辅相成。其次,“有组织科研”,关键在于“组织”,对接国家需求、组织志同道合、优势互补的团队。第三,“自由探索”,应善于开拓,瞄准目标导向,借助团队交叉,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学术视野,取得创新成果。

图片

裴颂文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博导


CCF杰出会员,CCF体系结构专委会、计算机工程与工艺专委会常委,CCF YOCSEF上海 2022-2023主席,CCF上海分部监委,上海市东方学者、浦江人才,曾挂职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专项、经信委专项、公安部课题等项目。研究方向:智能计算、异构计算、深度学习等。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ACM Transactions on Internet Technology,中国科学等期刊和IEEE ISPA、COMPSAC、ICA3PP等国际知名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2018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022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计算机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


科研工作组织形式的优劣


教育、工信、科技等多部门联合推进科教融汇,集中力量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路径,尤其是要发挥各级各类高校的引领作用,开创产教融合的新局面。


图片


今年恰逢CNCC创办20周年。二十年来,CNCC已逐渐发展到涵盖数十个方向129场技术论坛,700余位国内外讲者积极参与,超过13000人注册的计算领域年度盛会。二十载不断超越,作为国内计算领域参会人员众多,规模大,水平高的年度盛会,CCF将精心筹划,为参会者带来一场前沿碰撞、展望未来的技术盛宴,让每位参会者都能在CNCC这个超大体量专业平台上提升自身的专业价值,获得前行的动能!等你来,马上行动,欢迎参会报名!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