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活动 > 公益 > 吕梁振兴

赵涓涓:行善有道 润物无声|我与吕梁的故事

阅读量:743 2020-11-23 收藏本文

640

自加入CCF以来,我便与CCF YOCSEF的众多伙伴一起加入了吕梁教育扶贫公益活动,期间从未间断,这么多年,在吕梁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的故事仍历历在目,感慨万千。


记得那是2017年,跟随志愿者团队的老师们一起到吕梁地区的兴县、岚县的小学校走访慰问,感到欣慰的是,当时学校的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已经得到了特别大的改善,印象中那些摇摇欲坠的危房教室已经不复存在了。进入到教学楼里,教室里的电脑、投影也都装好了,计算机类的科普图书也在书架上摆得整整齐齐。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在真正的课堂中把这些设施利用起来,反而成了摆设,供人参观。我们当下决定这一次吕梁之行必须真真正正举办一次计算机科普讲座,让孩子们实实在在有所收获。那堂课,有两位学生让我印象深刻。


640


640

有个女孩儿,父母离异,父亲为了生计跑到广州打工挣钱,家里只有奶奶照顾她的日常起居,由于缺乏父爱,从小胆子很小,说话声音也很低。当时她对我们科普的内容特别感兴趣,看着她几次睁大眼睛,嘴巴张张合合,但是不敢举手发言。后来,我通过家访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心里感觉特别不是滋味儿,便和学校沟通,建议家长,老师多关心她,多陪她聊天。后来听奶奶说,代课老师在平时上课会多叫她发言或者上来解答题目,经常表扬她书写工整、勤劳认真,我心里便觉得特别温暖。


另一个男孩子,也是一名留守儿童,由于平时父母不在身边,再加上男孩子生性顽皮,爷爷奶奶一是没什么正确的教育理念,二是重男轻女思想也比较严重。平时,孩子听话的时候就过分溺爱,想要的东西基本都能满足;但不听话的时候,爷爷奶奶拿他没什么办法,便只能是棍棒惩罚。导致小男孩养成了凡是别人有他想要的东西就去拿,别人不给就打人的坏习惯。记得课上,老师们在分发科普图书,他的同桌领到的那本正好是他喜欢的,两个人便争抢了起来。课后,我们和小男孩的奶奶了解情况,奶奶把他拉过去,一边打他手一边说着:“这孩子太皮了,就是要打。”当时这件事给我的触动特别大,我们马上便和男孩的爸爸妈妈取得联系,希望他们多和老人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让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接受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640


扶贫先扶智”的深刻理念,促使我坚持多年为吕梁学生捐款捐物,倾听孩子的心声,也希望他们同样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努力学习,不忘初心。到今年,我切实感受到,基础设施在变好的同时,学校的教育质量、家长态度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体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能脚踏实地帮助孩子们完成学业,成长成才这让我深感到教育的重要和责任。

640

 

CCF吕梁教育扶贫公益活动是教育与公益的完美结合,用新的扶贫理念和思想,将社会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下去的同时,与现代教育事业充分融合。未来,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爱发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公益活动中来。


部分照片来源:明理摄影


赵涓涓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教授,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CCF高级会员、人机交互专业组委员,曾任2018年度CCF YOCSEF太原主席。加入CCF以来,持续关注吕梁教育扶贫公益活动,多次参与CCF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分会活动的指导、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