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U1187:CCF计算机应用专委走进东北电力大学
CCF走进高校第1187场
敬请关注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计算机应用专委、东北电力大学承办的CCF走进高校活动,将于2024年11月29日在东北电力大学召开,敬请关注。
活动时间:2024年11月29日(星期五)8:00-17:00
活动地点:东北电力大学主石头楼礼堂
活动日程:
时间 | 活动内容 |
8:00-8:30 | 签到,播放宣传片 |
8:30-8:35 | 主持人介绍来宾 东北电力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 李建坡教授 |
8:35-8:45 | 承办方致辞 CCF计算机应用专委常务委员,长春理工大学能源与电气研究院院长 刘鹏教授 CCF长春分部秘书长,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赵剑教授 |
8:45-8:50 | 协办方致辞 东北电力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 李建坡教授 |
8:50-9:00 | 合影留念 |
9:00-9:30 | 特邀讲者: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 张智雄教授 演讲题目:科技文献内容深度挖掘支撑AI for Science |
9:30-10:00 | 特邀讲者: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 张锦教授 演讲题目:大规模群智开源生态建设探索与开源人才培养实践 |
10:00-10:30 | 特邀讲者: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院长 任东教授 演讲题目:三峡库区谣感图像解译 |
10:30-11:00 | 特邀讲者:上海电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温蜜教授 演讲题目: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安全研究:从“数智”到“数质” |
11:00-11:30 | 特邀讲者: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滕婧教授 演讲题目:风光水多态清洁能源供电潜力智能预测研究 |
11:30-12:00 | 特邀讲者:东北电力大学计算机学院 王蕾教授 演讲题目:电力大数据价值挖掘实践与分析 |
12:00-12:30 | 活动总结 |
14:00-17:00 | 专题研讨一:电力特色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 专题研讨二:能源电力企业与高校科研合作 |
报告信息:
报告题目:科技文献内容深度挖掘支撑AI for Science
报告摘要:在科技大模型训练和AI4S的科研范式推进过程中,许多科研团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就是缺少可信赖的高质量数据和专业化的领域知识。科技文献是人类知识的载体。科技文献中富含严谨、可信、系统、前沿的知识内容,对于支撑我国科技大模型训练和科研范式变革具重要价值。报告人基于所承担的相关科研任务,积极与领域科学家合作,提出了通过科技文献内容的深度挖掘,将科技文献数据转变成支撑AI4S的科技文献知识底座,进而支持AI4S的解决方案。报告对这一解决方案的主要工作进行解读,并交流相关的领域实践案例。
嘉宾简介:
张智雄,博士,教授级高工(正高二级),博导,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计划入选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语义智能、科技文献挖掘、知识组织等。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批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数十项。带领团队研发并发布了科技文献智能挖掘工具SciAiEngine(http://sciengine.las.ac.cn/)。
报告题目:大规模群智开源生态建设探索与开源人才培养实践
报告摘要:介绍群智开源的发展现状,特别是群智开源的未来发展趋势,思考分析群智开源的机理,介绍大规模群智开源生态的中国建设现状,以及在开源人才培养方面做得一系列探索。
嘉宾简介:
张锦,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电力区块链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计算机与公安技术类教指委副主任,兼任CCF长沙分部秘书长、湖南省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等。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教改项目二十余项,某国防重大工程课题、军委装发项目、国家自科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曾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报告题目:三峡库区遥感图像解译
报告摘要:报告聚焦三峡库区遥感图像采集、分析与利用。内容包括三峡库区遥感图像的多种获取方式及对应数据源特点,常用的解译方法,并对比不同方法优劣。报告还呈现解译成果,例如精准展现库区土地利用变化、水体分布动态、生态环境现状等情况,对库区生态保护、资源管理意义重大。同时探讨当前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借助新技术提升解译精准度、拓展应用领域的发展方向。
嘉宾简介:
任东,三峡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院长,水电工程智能视觉监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计算机专委会副主任,湖北省网络安全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楚天英才”计划领军人才,湖北省“楚天英才”计划创新团队负责人,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等国家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专利转化20余件,转化金额200余万。任IJCS、IJRA等国际期刊的编委。成果“水-土-作物重金属快速检测技术装备与监测平台”获2019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23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报告题目: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安全研究:从“数智”到“数质”
报告摘要:在工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数据已经被认定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要激活数据价值赋能千行百业的乘数效应,开放共享是关键途径,安全管控是必然要求。本报告针对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数据安全管控等问题,介绍目前在数据共享隐私计算、数据的安全访问控制等方向的研究成果,以及为安全护航电力数据“资源化-资产化-产品化”的应用情况。最后,总结数据安全发展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嘉宾简介:
温蜜,上海电力大学教授、博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上海市东方英才拔尖项目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青年)、上海市曙光计划获得者、 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担任“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重点专项专家,IEEE IOT副主编,IEEE ICC, IEEE VTC等著名国际会议分会主席。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上海市重点教改等20 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 160余 篇,发布技术标准 3 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国网总部科技进步奖和中国电力创新奖等科技奖励 6 项。
报告题目:风光水多态清洁能源供电潜力智能预测研究
报告简介:为响应“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在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关键需求,我们开展了以电力为核心的风能、太阳能及水能等多形态异质可再生能源的协调规划、优化运行、交互响应及互补共济的基础前沿研究。融合多源异构数据进行风光水供电潜力评估计算,实现智能、高效的风光水清洁能源时空分布建模和发电功率预测,揭示风光水自然禀赋的时空联合分布及动态演化规律。
嘉宾简介:
滕婧,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IEEE高级会员,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委员,自动化学会终身会员,人工智能学会会员。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CI JCR Q1,影响因子7.4) 期刊编委会委员。 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发电系统智能建模与仿真。在IEEE TMC、TVT、JBHI等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获2024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3年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创新奖一等奖、2022年全国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等。
报告题目:电力大数据价值挖掘实践与分析
报告简介:随着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数据资源迅速增长,电力大数据的应用对电力企业质量及效率的提升作用越来越显著,急需利用全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与方法,将蕴含在数据中支撑电网企业生产运营、决策支持、管理与服务的价值挖掘出来。本报告从信息通信运维数据、调度生产运行数据、安全隐患管理数据、家庭用电行为数据、变电作业视频数据和骨干光纤系统故障数据等多个领域,探索与挖掘不同结构、类型的电力大数据价值和实践案例。并结合研究现状,对电力大数据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嘉宾简介:
王蕾,博士,东北电力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电力大数据智能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IEEE PES 电力系统通信与网络安全技术委员会(中国)大数据技术分委会理事。长期致力于“互联网+大数据+电力能源”交叉学科背景下的信息智能分析与应用技术研究,近年来主持吉林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主持完成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的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第一完成人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8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余篇。
CCF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