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YOCSEF学术报告会“可信软件”火爆举行

阅读量:9
2009-03-02

现代信息社会对计算系统的依赖,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软件的依赖。软件是信息基础设施的灵魂,随着人们对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软件系统变得日趋庞大和难以驾驶,缺陷和漏洞难以避免,系统越来越脆弱,很多时候不以人们期望的方式工作,经常发生各种故障和失效,直接或间接地给用户带来损失。软件并不总是让人信任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软件可信性”问题。当前,可信软件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等部门都专门设立了相关的重大研究计划和研究专项。

针对“软件可信任”问题,09年2月27日在北航新主楼会议中心,YOCSEF“可信软件”报告会火爆举行,AC委员陈小武、金蓓弘、王千祥、孙毓忠、汪东升、王建、赵耀,荣誉委员胡事民、张莉、马华东,委员罗英伟、王涛,及来自高校、研究单位、企业界、媒体界和其他感兴趣的人士280人参加会议,会场200个座位座无虚席,另有80人站了近两小时。会议由YOCSEFAC委员刘克和单志广主持。

本次报告会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院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梅宏教授,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贵驷研究员,国防大学刘增良教授4位著名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可信软件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何积丰院士作了“语言程序和可信软件”的学术报告,认为计算机程序语言是设计各种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工具,是现代软件开发技术的基础与核心。随着程序语言复杂性的增加,其可信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引入形式化方法与软件规范,可以提高程序语言语义描述的准确性与规范性,从而为提高用程序语言设计的应用程序的可信性奠定基础。

梅宏教授从软件技术发展的脉络来探讨“可信”概念产生的缘由、可信软件研究与过去软件技术研究的异同、可信软件技术研究的前景等,也对当前的“可信”热发表若干思考和观点:认为当前对可信的研究是一种跟风式研究,因为现在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认识;软件可信性是软件质量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所关注的是使用层面的综合化的质量属性及其保障形式,涉及多个质量属性的集合。同时,简要介绍“十一五”863计划在可信计算方面的布局。

王贵驷研究员提出软件漏洞的层出不穷导致互联网上重大信息件频安全事发,软件的开发面临因安全性而导致的第二次危机。同时对当前不可信的互联网环境中典型的软件漏洞进行分析,查找软件开发过程中引入安全漏洞的主要环节。并提出当前软件可信性研究面临的几个难题。

刘增良教授将以军事C4ISR关键应用领域软件可信性需求为背景,重点分析恶劣生存环境下的软件可信性需求,特殊、特定目标下可信软件需求,极端条件下的软件可信性需求,以及极端环境下软件可信度传递特性、软件可信度可控特性等典型性质。把信息战网络攻击研究与软件可信性研究结合在一起,以多角度多维度多类型渗透攻击验证为途径,研究极端环境下复杂软件高可信性攻击渗透的实验验证典型示范理论和方法。

在互动环节中,与会者与讲者就所作的报告进行了热烈交流,讲者对所提的问题做了精彩的回答,因时间有限,与会者针对每位讲者的报告只有三次提问的机会,大家都意犹未尽,报告会结束后,继续与讲者进行热烈探讨。

 

相关资料链接:何积丰-程序语言与可信计算(PDF)

 

 (图为特邀讲者,左起依次为何积丰、梅宏、王贵驷、刘增良)

    

(图为执行主席和讲者,左起依次为单志广和梅宏、刘克和王贵驷)

 

(图为报告会火爆现场,200个座位座无虚席,另还有80人站着听报告)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