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CCF YOCSEF天津
于2015年7月4日(星期六) 8:30-17:30
在中国民航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第二届天津市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学术会议,敬请光临
第二届天津市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学术会议
程 序
7:30-8:30 签到
8:30-8:50 开幕式、嘉宾致辞 地点:第十会议室
8:50-9:10 参会代表合影
9:10-12:05 学术报告
特邀讲者:吴仁彪 博士,中国民航大学教授、博导、副校长
演讲题目:空管智能信息处理及其应用
特邀讲者:操晓春 博士, 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演讲题目:APP 中敏感图像视频内容分析技术研究
特邀讲者:王 亮 博士,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
演讲题目:大规模视觉计算
12:05-13:30 午餐
13:00-13:40 YOCSEF天津换届会议 地点:第四会议室
13:30-16:30 研究生论文分组报告
A. 理论计算与体系结构 地点:第一会议室
B. 语音处理与知识工程 地点:第三会议室
C. 网络与安全、软件工程 地点:第五会议室
D. 计算机图像与视觉 地点:第六会议室
E.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1) 地点:第十会议室
F.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2) 地点:第十三会议室
14:00-15:00 天津市高校计算机学院院长圆桌会议 地点:第九会议室
参加人员:IT领域专业人士、研究生、媒体、其他有兴趣者
如参会,请于7月1日前邮件回复,以便提供会务。
报名方式:张宇翔yxzhang@cauc.edu.cn
特邀讲者 吴仁彪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天津市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1985年5月—1991年1月,西北工业大学首届本硕连读教改试点班学习。1991年3月—1994年4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博士毕业后还以博士后、访问教授、国家首批高级研究学者身份4次在美国、英国留学和工作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国际专业刊物论文50余篇。吴仁彪教授是2003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天津市首批3位特聘教授之一,民航局首批特聘专家,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十大杰出留学回国人员,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特邀讲者 操晓春
博士,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本科和硕士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曾就职于美国ObjectVideo公司和天津大学。主要从事信息安全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研究和实践成果,并获得重要应用。
报告提要:从政府组织间网络对抗到企业个人非法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常用的手段包括信息窃取、编造谎言、篡改内容、制造恐慌和分裂,破坏对方民心士气,实现对观众的煽动和欺骗。以多媒体为研究对象,报告人拟从APP中特定内容的检测等方面介绍可能的应对技术手段及相关进展。
特邀讲者 王亮
博士,研究员,博导,IEEE高级会员、国际模式识别协会会士(IAPR Fellow),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业组秘书长、图像视频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2004年获中科院自动化所工学博士学位。2004-2010年分别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墨尔本大学及英国巴斯大学工作。201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主要从事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目前Google Scholar引用约6600次。现为《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等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IEEE AVSS2012、IAPR ACPR2015等国内外会议的程序主席等。
报告提要:首先介绍图像视频大数据的研究背景,然后介绍由此带来的大规模视觉计算问题,特别是其涉及的主要研究问题和可能的方向。
特邀讲者 李克秋
博士,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网络与云计算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国际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获得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八届辽宁青年科技奖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第六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等。近五年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发改委下一代互联网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担任国际著名期刊TPDS和TC的编委,国际著名会议INFOCOM和ICNP的程序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中国教育科研网格专家组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
报告提要:为了打破传统网络体系结构的封闭性,促进网络体系结构的开放性,为未来网络建设奠定基础,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的思想应运而生。本次报告在介绍SDN基本理念及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分别在SDN的理论模型、体系结构及控制机理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阐述报告人及其团队在SDN方面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并基于个人观点对SDN未来发展进行分析与预测。
会场方位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