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大连智慧海洋系列活动——智慧渔业新质生产力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大连海洋大学成功召开
为进一步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机遇,把握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和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机遇,促进海洋渔业领域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创新生产力发展路径,进一步推动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2024年4月28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CCF大连、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连市智慧渔业重点实验室、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共同承办的“智慧渔业新质生产力前沿技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本次研讨会以“促进渔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辽宁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为主题,旨在为智慧渔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技术人员提供一个高层次的交流平台。通过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技术进展和应用案例,使参会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智慧渔业的前沿技术,激发创新思维,推动渔业领域的科技进步,本次会议由大连海洋大学吴俊峰副教授和刘明剑博士主持。
会议伊始,CCF大连监委会主席、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于红教授和CCF大连副主席、大连理工大学齐恒教授分别致辞,向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多位智慧渔业方面的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
特邀报告环节,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陈明教授、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周超副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的刘金存副教授和大连海洋大学于红教授分别以《水产数字化育种相关技术研究》、《水产养殖鱼类行为识别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为水产养殖插上智慧的翅膀》和《海洋渔业领域知识图谱与AI大模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分享报告。
陈明教授介绍了水产数字化育种相关的技术研究,该技术是结合现代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一种高效选育方法,其研究和应用对于提升水产种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陈明教授报告指出水产数字化育种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育种效率和精度,还能够促进水产行业的转型升级,为保障食品安全和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周超副研究员提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养殖过程中行为识别是实现鱼类按需投喂、疾病预警等的保障手段,也是落实新质生产力的有效手段。报告面向水产养殖对鱼类行为识别的需求,对水产养殖鱼类行为识别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分析,深度剖析了其应用现状、挑战及方法,介绍了团队前期开展的探索研究及实践应用工作,并为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刘金存副教授指出目前水产养殖数字化程度低,实时精准测控技术缺乏,国外同类技术不适用我国实际需求,导致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养殖风险高,严重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面向国家渔业现代化的重大需求、面向渔业数字化的技术前沿,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主要围绕先进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等方向,重点开展池塘养殖-陆基工厂养殖-鱼菜共生智能工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应用基础性研究、关键技术产品研发、系统集成方案,努力打造国家数字渔业战略科技力量,并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等国家渔业重点区域开展整体技术集成与规模化试验示范。
于红教授介绍了海洋渔业领域知识图谱与AI大模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她分析了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海洋渔业领域知识服务是人工智能在海洋渔业领域的重要应用场景,知识图谱和AI大模型是两种不同的知识表示、知识获取技术,如何融合应用这两种技术开展海洋渔业领域知识库构建及应用对推进海洋渔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报告介绍了海洋渔业领域知识图谱构建、AI大模型的分析、海洋渔业领域知识图谱与AI大模型融合的问题和挑战等内容。
最后,刘明剑博士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再次向到场嘉宾致以诚挚的感谢。本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全体研究生和部分CCF大连会员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