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疫情反复,导致医疗资源紧张,同时像消杀机器人、大数据筛查等智能化手段在抗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由此促使我们思考,后疫情时代智能化手段将会在医疗体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能否进一步凸显其重要性,甚至在某些工作中代替医生。本论坛拟从未来智能医疗的形式、技术方案、限制因素、解决方案等多个维度,讨论智能化手段在未来医疗中的发展趋势。
论坛观点:
1、嘉宾一致认为,未来智能医疗大有可为,可以从辅助医生诊断、提高医院管理效率、提高患者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展开智能医疗研究和应用落地。
2、打破医院之间的政策、技术、数据等壁垒,将会成为提升未来智能医疗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3、智慧医疗试点政策可能反而会导致各医院间形成壁垒,不利于智慧医疗的发展;另外学术成果只看一作一单位的政策也不利于像智能医疗这样交叉融合领域的发展。
4、相较于一些权威的顶层设计者,医生和患者对智能医疗的接受度反而更高,所以像CFF YOCSEF上海这样的科技论坛更应该承担向领导者宣传的责任,去影响政府政策、行业共识、资本导向,促成医疗行业沃土的产生。
2022年10月22日,CCF YOCSEF上海成功举办了智慧医疗系列首场论坛“后疫情时代下,智能医疗的重新定位和未来之路”。本次思辨论坛邀请了来自健康医疗、人工智能、机器人及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学者和企业专家、医生,从多个角度对智能医疗的未来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CCF YOCSEF上海学承办。论坛由CCF YOCSEF上海AC委员朱能军(上海大学)和吴一鸣(Intel)担任执行主席,CCF YOCSEF上海学术秘书李洋(华东师范大学)和AC委员张冰雪(上海理工大学)担任微论坛主席。受邀出席本次论坛的引导发言嘉宾有钱琨(中山医院)、辛立明(上海大学)、杨光(华东师范大学)、丁志国(洛必德科技)、陈亮(锦瑟医疗)。思辨嘉宾还包括方发明(华东师范大学)、邱晨(迈得工业医疗设备)、黄茹(康芮医疗)。出席本次论坛活动的还有刘通(上海大学)、张波(上海师范大学)、李晋国(上海电力大学)、陈晴(同济大学)、林榕(普华永道)、徐佳(海乂知)、谢滨欢(壁仞科技)、刘斐(擎朗)、马骏(蓝忆)等CCF YOCSEF上海AC委员。
会议首先由CCF YOCSEF上海主席裴颂文致开幕词。颂文指出本次论坛主题“智能医疗”事关人民健康福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并期待能在产学研领域产出一些精彩的观点。同时也对CCF YOCSEF上海进行了介绍,对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表示感谢。本次论坛主要分为引导发言和思辨讨论两个环节。在引导发言部分,主要由钱琨主任、辛立明教授、杨光副研究员、丁志国总、陈亮总5位嘉宾做了相应的引导发言。
引导发言嘉宾
首先,钱琨主任从复旦中山医院的数字化转型出发,介绍公立医院在智慧医院建设过程当中的定位、难点与实施路径,同时针对数字孪生技术体系的应用,延展医院在元宇宙生态中的落地性和服务性。目前中山医院通过人性化、智能化和功能化的三化建设,以数字孪生体系作为抓手,来加速医院数字健康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其中数字孪生包括医生孪生、患者孪生、院区孪生和管理孪生,而孪生体系是基于医院服务线上线下打通这样的前提推动的。最后,钱主任表示,作为上海市第一家挂牌的公立互联网医院,她希望中山医院能够进一步利用智能化工具、软件等引导优化医疗管理和服务,把医师的知识浓缩成为数字化的工具以及智能化的应用中,真正的辐射到基层的医疗机构当中,服务患者。
钱琨的引导发言“大型公立医院的元医院建设探索”
第二位嘉宾辛立明教授从生机融合机器人、细胞操作机器人和微纳磁控机器人三个方面对团队的研究进行了介绍。辛老师首先举了几个较为成熟的例子:如达芬奇机器人、血管介入机器人等大幅度提高手术效率、减轻医生负担,也降低了病人痛苦和术后愈后时间。然后从几个特殊领域对智能医疗机器人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器官移植手术背景下产生的生机融合机器人、可运用于不孕不育治疗的细胞操作机器人、以及可以解决抗药性问题的微纳磁控机器人。辛老师报告从医疗机器人的角度,对未来智能医疗的愿景进行了畅想。
辛立明的引导发言“智能医疗机器人技术”
第三位嘉宾杨光老师从医工结合的角度,介绍了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很好地用在医学影像、尤其是磁共振成像当中,从而辅助医生对图像上对病灶等信息进行识别、标记和分析。杨老师以前列腺磁共振影像中的人工智能为例,从器官分割、癌灶检测、风险评估、决策分享等多个角度阐述了已经成功运用和集成的智能化方法,并从患者随访的角度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最后杨老师也指出开放社区对未来智能医疗发展对重要性。
杨光的引导发言“医工结合推动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落地应用”
第四位嘉宾丁志国认为未来智慧居家养老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场景。他进一步指出应用软件、技术方案如果是面向医疗医务人员的,它叫做智慧医疗,它主要提供辅助诊断等功能;如果是面向患者的就叫智慧服务,应该体现出人文关怀;如果面向医院的就叫智慧管理,应该帮助提供管理效率。未来人工智能在这三个方面都应该有所作为。最后,丁总从智慧养老场景,对如何具体落地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
丁志国的引导发言“机器人在医养领域的全场景应用”
第五位嘉宾陈亮从一个创业公司的角度,介绍锦瑟医疗如何着眼于虚拟混合技术(XR)在外科手术当中的应用,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陈总认为,虚拟混合技术本身是一个集大成、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复杂的体系,结合当前的行业背景和全球化趋势,XR技术必将大有作为,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可以通过混合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来解放医生,让他更多地聚焦在手术当中的实施决策上,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陈亮的引导发言“XR技术赋能智慧外科”
五位嘉宾分别从元医院建设、医疗机器人技术、医学影像智能、机器人在医养领域的应用、以及XR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5个角度对本论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引导发言。对未来智能医疗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思辨嘉宾
第二个环节是主题思辨,围绕“未来智能医疗发展”的主题,从未来智能医疗的形式、技术方案、限制因素、解决方案等多个维度,讨论智能化手段在未来医疗中的发展趋势。
精彩观点:
思辨问题一:未来智能医疗是什么样子?
方发明:未来智能医疗会从诊断诊疗、整体医疗机构升级两个方面进行。从辅助医生到替代医生,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等多方面的全面进行。目前来看还是以辅助医生为主,特别的,在影像诊断的方面会有很大提升。
黄茹:从方便新型技术研究发的角度畅想:医生、科学家与患者之间能有更加便捷的交互流程,反馈融合机制,方便新技术研发。
辛立明:未来智能医疗会进行分层,大数据会将大众的健康数据进行数字化,提供综合的智能化健康治疗方法。
邱晨:医疗机器人会作为助手帮助医生对更多的病人进行诊疗。未来的智能医疗会增加医院的效率和质量问题。
陈亮:未来2-3年,虚拟现实技术将会很大程度上成为智能医疗的热点,并且帮助医生更好的进行治疗和诊疗工作。
杨光:短期来说,智能诊疗在影像分析上会比较快速发展,而机器人、人造器官、生物材料、人机融合等新兴技术也会逐步成熟。从长期来看,追求永生将会是一直的主题,未来医疗的去医生化将会是一个趋势。
丁志国:医生的培养方式会因为技术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变化。未来智能医疗可能会有一个总体智能体的出现,更好的做到“望闻问切”,而“医院”可能也会慢慢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
思辨问题二:未来智能医疗技术趋势有哪些?
辛立明:将来机器人技术、柔性治疗,比如纳米机器人的靶向精准治疗等方向可以将医疗本身对人体的伤害极大减少,从而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方发明:非常认同辛老师,机器人将会是一个大的趋势。此外,还有可穿戴设备,将会把病人的各种数据进行更好的收集,从而让未来智能医疗更精准、更智能。
邱晨:未来手术机器人将会从微创发展成为无创手术,其中会包括:感知技术、驱动技术、控制技术等,将帮助医生完成现在很困难或无法完成的手术治疗手段。
黄茹:未来的技术趋势,除了新兴的高新技术外,也会从一些比较成熟的其他领域技术发展成为医疗技术,比如数据采集技术、采集设备技术、三维打印等。教学培训的场景中,也会有很多技术可以发展。
陈亮:目前还是有很多基础平台和技术的缺失,AI领域的技术还是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我们可能需要更多中国本土底层基础研究的技术。
杨光:补充一下穿戴式和采集设备技术方面,未来在一些特殊场景上特定技术会得发展,例如:传感地板等。此外,多模态的智能技术将会是个趋势。
思辨问题三:限制未来智能医疗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杨光:从影像方面看,限制未来智能医疗发展的因素可能包括:伦理问题、智能方案的可解释性、现实场景的复杂性,以及我们的想象力。
黄茹: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政策问题。医院的流程比较缓慢、数据比较难获得、医院相对比较保守,都制约着未来智能医疗相关的高新企业发展。
丁志国:我比较同意黄总的回答。此外,我们的固有思想可能也限制了未来智能医疗的发展,例如:一线工作者比较排斥。
方发明:医疗行业信息共享的不充足是目前限制发展的一大原因。数据是智能化的重要支撑,目前数据获取还是非常困难。数据的质量和标准化都是很大问题。
陈亮:非常认同前面各位嘉宾的发言。国内目前限制因素较多,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帮助。
思辨问题四:为了促进智能医疗的良好发展,我们能做什么?
丁志国:为了促进智能医疗的良好发展,可能还是需要有一些权威的顶层设计,包括:政府政策、行业共识、资本导向,促成医疗行业沃土的产生。
陈亮:非常同意丁总的观点。目前国家很支持智慧医疗,但是各个机构单位之间有很大的壁垒,需要顶层设计来互联互通现有的资源,形成大合力。
方发明:建立国家统一数据标准,使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的应用。如何培养高水平AI+医疗的人才培养也是我们需要加强的方面。更好的宣传也是可以我们可以做的。
邱晨:国家方面的顶层设计已经在进行,目前新型医疗器械有绿色通道。进一步借鉴发达国家医疗行业的发展可能可以进一步帮助智慧医疗行业的发展。
黄茹:在产学研和智慧医疗行业中大家各司其职就可以帮助整个行业良好发展。
杨光:推动数据共享,产学研相结合,改变自己的观念以及周围合作伙伴和决策者们的观念,会促进智慧医疗的良好发展。
思辨环节结束后,主持人为参与嘉宾钱琨、辛立明、杨光、丁志国、陈亮、方发明、邱晨、黄茹发放了电子感谢牌,以感谢嘉宾们的精彩分享和交流,感谢他们为推动未来智能医疗技术发展、应用研究、产学研规划等方面的新思想和新思路。同时,通过本次论坛也推进了学科的交融与发展。
本次论坛历时四个小时,分为引导发言和主题思辨两个阶段,参与人员102人次。论坛由八位嘉宾从智能技术、医院管理、政策制度、产业化、大众接受度等多个方面为现场与会者带来了对未来智能医疗的深刻讨论。最后,本次CCF YOCSEF上海思辨论坛在与会者和嘉宾们的激烈思维火花碰撞中结束。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讨论,为未来智能医疗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引发更多深入探讨与交流。
引导发言与思辨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