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毅坚卓——“卡脖子”难题突破征程中发扬西南联大精神
CLUB
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昆明分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Kunming Branch
CCF YOCSEF 昆明11月11日活动预告
2023年11月11日(星期六) 14:00-17:30
西南联大师生在外敌入侵、风雨如磐的艰苦岁月里激情不减、弦歌不辍,不仅因为拥有爱国传统和顽强精神,还因为拥有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求同存异的气度。
本次Club活动,将走入云南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学习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精神,了解云南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新成就,探讨如何在“卡脖子”难题突破征程中发扬西南联大精神,思考“联大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之道。
CLUB活动议程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11日(周六)下午14:00-17:30
会议地点:云南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
13:50—14:00 签到
14:00—16:00 参观云南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
16:00—17:20 围炉茶话,探讨如何在“卡脖子”难题突破征程中发扬西南联大精神
17:20—17:30 活动总结
活动咨询:邰永航 13769128193 何臻力13888325256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位于昆明市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云南师范大学呈贡主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大楼2区1层、2层。于2009年建成,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展出学校自建校以来教学、科研、师资、服务社会、党团组织等方面的特色历史;分为一楼校史展,二楼书画苑、名师堂共三个展厅,厅内展出展品334件。截至2022年4月,全馆存有实物1600余件,照片、底片近16000张,光盘100余件。记录了从1946年西南联大北返,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留昆独立办学72年来的奋斗历程,通过展陈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实物以及每一组数据,记述了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凸显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尤其是为边疆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振兴做出的突出贡献。校史博物馆展陈面积超过2900平方米,采用了多种最新展示手段,通过大量翔实的文字、实物、图片和多媒体设备,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示了云南师范大学80年办学成就。学校将充分发挥校史博物馆传承历史的育人功能,把其打造成为展示学校办学成就的重要窗口、进行爱国荣校教育的生动课堂、连结海内外师生校友的重要纽带。
CLUB活动执行主席:
邰永航,CCF YOCSEF 昆明2023-2024 AC委员。教授,博导,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Deakin University国家智能信息系统研究所(IISRI),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项、云南省军民融合等省部级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检索40余篇。荣获“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云南省优秀青年基金”、“云南省青年五四奖章”、云师大“联大青年”、“南方教育奖”等称号。现任“云南省光电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云南省高校颜色与光电成像技术创新团队”、以及云南师范大学“中-澳视觉与AI联合实验室”负责人,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委员会委员、中国仿真学会医学仿真专委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机电分委会青年委员。申请人代表性成果已在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Tutorial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以及IEEE SMC等期刊发表。
何臻力,CCF YOCSEF昆明2023-2024年AC委员,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CCF会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教育部跨境网络空间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核心成员,云南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核心研究成员。目前主要从事分布式计算、边缘计算、高能效计算、异构计算、机器学习等方向的研究,近年来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云南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云南大学校级理工科项目等7项纵向课题,参与国家基金项目5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参与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3项。近3年来发表期刊和会议论文19篇,均为SCI或者EI检索,包含有 CCF A类期刊 IEEE TPDS、 IEEE TSC、IEEE TCAD;CCF B类期刊JSA、SPE;中科院二区期刊FGCS;中科院三区期刊TGC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