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广州分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Guangzhou Branch
CCF YOCSEF广州
大湾区IT创新观点论坛-
全球激变冲击我国学生留学深造以及国家人才培养,机遇还是挑战?
时间:2020年7月18日(星期六)18:30-22:00
方式:腾讯会议系统(腾讯会议链接等参会信息将在微信群公布)
1847年,一个名叫容闳的广东少年登上了开往美国的帆船,开启了中国百年的留学历史。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出国留学从涓涓细流,到洪波巨浪,曾经跌宕起伏,几起几落,折射出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足迹。
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是出国留学人数最多,留学地域最广,留学专业门类最全,国家对留学教育最为重视的时期。特别是最近十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实行人才投资优先。在执行人才政策时,一方面扩大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另一方面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业或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那么,留学作为一种人才建设的方式,国家通过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期望提高人才投资效益,它的真实效益如何?1842年《海国图志》问世,首次提出向西方国家学习技术的主张。依托于我国现在的国力以及现代化的通讯交流方式,我们学习先进技术必须出国吗?我们通过完善自身的教育体系,培养本土人才的同时还吸引来华留学的优秀人才,从世界之林中崛起乃至赶超领先有没有可能?我国快速发展的四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却也面临着逐渐严峻的国际形势,留学形势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国际环境的影响。特别地,国际留学形势突变,将对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和人才产生怎样的影响和挑战?
为此,本次论坛将邀请多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就美国对华留学政策的变化所引起出国留学乃至国家层面的人才规划与培养所产生的影响展开在线思辨。诚挚邀请各位同仁参加,期待您的光临!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论坛议程
(1) 在线会议系统加入(18:20 – 18:30)
(2) 活动介绍(18:30 – 18:35)
(3) 第一阶段:引导报告(18:35 – 19:05)
(主持人:王昌栋 CCF YOCSEF广州主席)
ü 陈定定教授,海国图智研究院创始人兼院长(10分钟)
题目:中美关系的趋势分析
ü 彭小刚教授,原深圳大学外事处副处长(10分钟)
题目:新形势下的留学趋势及高校应对思路
ü 何万青博士,阿里云高性能计算负责人(10分钟)
题目:使唐僧成为唐僧的,是取经的那条路
(4) 第二阶段:讨论思辨(19:05 – 21:55)
(主持人:陈小军 CCF YOCSEF深圳主席)
ü 议题1:在国家层面的人才战略规划,留学作为一种建设方式是否具有了新的意义和目标?
思辨环节嘉宾: 曾雪玲,广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5分钟)
ü 议题2:国际留学形势突变,是百年留学历史起伏中的小事件,还是国家教育改革的机遇?
思辨环节嘉宾: 罗训,天津理工大学教授(5分钟)
ü 议题3:信息科学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国际留学形势突变,将对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和人才产生影响和挑战?
思辨环节嘉宾:黄栋,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5分钟)
(参加人:所有嘉宾都可以参与讨论和发言,分享观点。)
(5) 论坛总结(21:55 – 22:00)
论坛执行主席:
王昌栋,中山大学副教授、CCF YOCSEF广州主席
陈小军,深圳大学副教授、CCF YOCSEF深圳主席
微论坛执行主席:
黄栋,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CCF YOCSEF广州学术秘书
蔡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教授、CCF YOCSEF深圳AC委员
参会方式:
请有意参会者扫码入群,腾讯会议链接等参会信息将在微信群公布
嘉宾介绍
引导报告嘉宾:
陈定定,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社会智库海国图智研究院创始人兼院长。曾任国际研究学会(ISA)亚太区副会长(2014-2018),现兼任德国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霍普金斯大学SAIS学院客座研究员,清华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著名国际问题英文杂志《外交官》的专栏作家。陈定定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美关系、中国外交、一带一路和国际公众舆论等。他于2007年与2001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获得学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陈定定2006-2007年在哈佛普林斯顿中国与世界研究项目任客座研究员,2007-2009年在汉密尔顿学院政府系任访问教员,2009-2016年在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系任助理教授。近几年,陈定定的主要学术著作包括独著《让世界读懂中国》,编著《国际关系中的预测:理论与实践》,与知名译著《注定一战——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拜占庭帝国大战略》、《国家为何而战》等。他曾发表大量的学术文章、政论时评和著作,刊载在不同的国内外权威和核心期刊杂志上,如《国际安全》、《华盛顿季刊》、《国际研究季刊》、《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此外,陈定定在过去三年主持承担了数项课题,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海洋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其他地方政府的重大科研项目,在政策研究上有充沛的经验,他也曾承担数个世界五百强公司的咨询项目。在2018年获广东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彭小刚,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教授,原深圳大学外事处副处长。1999年于复旦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赴美深造,获得美国路易斯安娜理工大学计算机辅助建模博士、计算机系硕士以及数学与统计系硕士三个学位。
2009年获得深圳十佳青年教师,2012年获得“深圳十大我最喜爱的老师”以及教育部IBM高校合作项目优秀教师奖,2013年获得深圳大学腾讯良师奖,2014年获得深圳大学教学最高荣誉“校长教学奖”,完成了深圳大学教学相关奖项的“大满贯”。彭小刚教授自2006年开始负责计算机方向的国际合作项目,设立了符合国际主流教学体系的计算机方向国际班,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出国都可以无缝对接国外合作高校。2014年底调任深圳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部副主任,执笔“深圳大学国际化行动计划2016-2020”,并设立了国际衔接课程平台,建立“学分互认,灵活对接”的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大大简化了项目对接的难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出国选择。同时,制定了深圳大学国际化专业招生管理、短期生修读规则等一系列国际人才培养的规则,拓展了深圳大学引入留学生的渠道。
何万青,阿里云高性能计算负责人,资深技术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前副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高专委理事。1999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在国电电力、摩托罗拉、英特尔等企业负责研发工作,特别是领导高性能计算团队专注于并行优化,支持异构计算和文件系统,天河二号研发十余年,现任阿里云高性能计算的负责人。
思辨环节嘉宾:
曾雪玲,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市人才办副主任、一级调研员。曾任市委党刊记者、编辑、采编主任;长期在市委组织部工作,历任组织、干部、人才等相关处室的副处长、处长,工作经验较为丰富。2010年开始从事人才工作,注重对中央和省、市人才政策的研究,组织参与起草了广州市“广聚英才计划”等多项人才政策,策划推动、协助指导了多项大型人才交流活动及人才项目建设。带领团队聚焦人才政策和服务的提升,致力于发挥市人才办牵头抓总作用,为贯彻落实大湾区人才发展战略,构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做出广州贡献。
罗训,天津理工大学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理事、杰出会员、杰出讲者,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专委会主任,“一带一路”智库和人才培养卓越中心“智网互联实验室”的创始人。他于2016-2018年任CCF会员与分部工作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系统和自然人机交互界面方向的研究。罗训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本科学位,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取得应用数学硕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是30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申请的发明人。除科学研究工作外,他也是美国工程认证协会(ABET)的校访专家、校访组长,以及中国计算机工程教育的认证专家。
黄栋,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计算机系副主任。2015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7-2018年国家公派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现为CCF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委员,CAAI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CAA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委会委员,YOCSEF广州分论坛学术秘书。主要研究方向是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集成聚类、多视图聚类、大规模聚类、流数据聚类等。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20余篇,主要成果发表在IEEE TKDE、IEEE TCYB、IEEE TSMC-S、ACM TKDD、AAAI、ICDM等国际权威期刊和重要会议上;迄今总IF之和逾70,其中一作IF之和逾50。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