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国务院发出国发[2000]18号文件“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01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启动示范性软件学院的申报。同年12月,教育部、发改委发出教高[2001]6号文件“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正式批准试办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自此,软件学院风起云涌,为培养软件从业人员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但是也伴随着巨大的非议。最近“软件工程”又脱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成为一级学科,给学科发展同时带来机遇和挑战。
经过十余年发展的软件学院应该走一条怎样的人才培养道路?在软件产业成为国家和许多地方未来发展重点的时候,软件学院到底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针对上述问题,CCF YOCSEF于2012年12月15日在北京举办“软件学院的成败得失”专题论坛,本次论坛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孙伟教授、北京大学前软件学院院长陈钟教授、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院长李仁发教授、东软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李印杲先生及奇虎360副总裁谭晓生先生从不同角度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回顾软件学院十年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情况。
孙伟教授认为软件工程作为一级学科,不应按照一级学科的标准进行考察,而应该要服务于产业经济的标准。他还认为软件工程目前的师资来源及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为课堂导向,进行填鸭式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教材陈旧、荒唐的教材标准化、内容缺少及时更新,他建议应该大量使用在工业界一线资深工程师作为教师授课和指导,还要改版培养大纲,大幅度增加企业实际应用内容和实际案例课程,摒弃过时落后的标准化的教材与课件。
陈钟教授回顾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十年发展历史,他认为一级学科的调整,带来了机遇,计算机科学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和重大需求,两个一级学科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这就能够从大信息学科整体的高度构思和调整以便更好地面向未来的社会教学与科研需求。在国家高等教育中长期,我们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优化服务办出特色。
李仁发教授介绍了创办软件学院的历史背景,他认为大学本科不能培养出软件工程师,我国应学习美国医生与律师的培养模式。目前本科的软件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很多课程相似,他对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是否需要分开,成为两个一级学科,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软件学院是不是独立学科,做软件是工程问题,不是软件工程,更多是工程的软件。
与会者还探讨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师资、教材、以及激励学生创新创业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大家认为只有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跟软件工程有一个好的划分,这样两个学院才可能办好。
相关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