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8日,苏州市会议中心,在“经济适用型电脑的前景”论坛结束后,YOCSEF召开了AC全体会议,与会人员包括:AC委员华东、子德、兴东、志广、东升、李晖、继成、云得、晓春、孟丹、蓓弘,分论坛主席陶振凯、曹健、寇怀忠、陈天洲、向宏、贲可荣、刘营、朱巧明,分论坛委员陈志刚、明仲、艾浩军、张秀山、鲍玉斌、张玉璘、李长云、李国正、范菁、姚建民;荣誉委员于戈、卫清、陈榕、小峰;青岛计算机学会秘书长陈道员;CCF工作人员朱征瑜等。AC主席华东主持了会议。
华东总结了当天的论坛情况,认为当天的论坛举办得很成功,特别感谢讲者的精彩报告和主持人的精心策划。借中国计算机大会召开的良机,当天论坛有70人以上到场讨论。
华东总结了本年度的工作进展,包括常规的论坛、报告会、CLUB等的开展情况,目前,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征集到33篇论文正在进入同行专家评审阶段;在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学术评价推荐方面,新增加的计算机理论、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体系结构、信息安全4个方向已分别请到林惠民院士、贾云得教授、汪东升教授、云晓春/杨义先教授负责提出初稿,近期将提交,下一步进行专家通信评议,并召开会议集中讨论定稿。最近的几次论坛活动,赢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例如,关于“中美知识产权争端:谁侵犯了谁”的会后总结稿提交政府有关部门参考,登载在《新华社内参》;中国青年报、央视论坛等媒体都对“从“汉芯”事件反省中国专家体系暨专家道德规范承诺书签署仪式”进行了深入报道,社会反响很大,目前已有2000多位专家签署了专家道德规范承诺书。通过与互联网实验室合作,在网络媒体的传播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华东也指出了前一阶段YOCSEF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活动策划比较仓促。按规定活动应该提前45天启动,但目前实际策划时间只有15-20天,这直接导致了宣传推广时间太短,部分活动人气不旺。这些问题需要在下一阶段活动中改进。
子德、志广就YOCSEF条例目前的修订情况作了说明,考虑到到会的AC委员人数不够多,建议会后通过网络对拟修订部分进行深入、全面地讨论,然后再作表决。
沈阳、成都、重庆、上海、济南、郑州、武汉、苏州、长沙、广州、杭州共11个分论坛分别汇报了前一阶段的工作。
由于时间有限,原定的一些议程,包括主席制度改革讨论、10周年纪念活动整体框架策划讨论,将另择时日进行讨论。
会后,应苏州分论坛主席朱巧明的邀请,部分YOCSEF AC委员和外地分论坛委员来到苏州大学附近茶室品茶叙旧,把酒聊天,纵论YOCSEF发展历程和前景。
(金蓓弘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