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9日下午,CCF YOCSEF天津分论坛在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报告厅举办技术论坛,围绕“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技术的发展与挑战”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本次技术论坛邀请到了吉林大学鼎新学者/博驰未来汽车科技创始人/浙江天尚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孙博华博士、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杨巨成教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标准化研究所智能网联部标准化工程师张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测评管理中心技术管理部部长周博雅博士做引导发言报告。此外本次论坛还特别邀请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CCF天津副主席朱向雷、天津市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龙标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参加。YOCSEF天津副主席郝小可、YOCSEF天津AC委员赵帅担任本次论坛的执行主席,YOCSEF天津AC委员梅健强作为本次论坛的在线主席。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共60余人参与了本次论坛。
【报告简介】
孙博华博士做了“人机共驾技术发展路线及面临挑战”的引导发言。报告就如何更好地协同人机共驾问题展开,介绍了在驾驶权分配问题、“类我”属性表征、复杂场景下“机驾”决策逻辑以及人因属性系统激励与场景测试方法等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和进展,说明如何构建人机协同的系统框架和安全可信的人机共驾算法将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杨巨成教授做了“人工智能在人机共驾中的应用”的引导发言。报告在回顾人工智能发展史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包括环境感知、汽车控制、行人检测、交通标志识别、先进驾驶辅助系统、驾驶员监控交互以及智能芯片在内的人工智能在人机共驾领域的应用,并结合人工智能新机遇阐述了人工智能与人机共驾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行做了“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标准及法规”的引导发言。报告针对目前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标准及法律法规现状进行说明,并对人机驾驶权转换尚处于远离论证阶段、控制用于导致的人机控制权冲突和接管功能产品性能质量有待提高等主要问题进行讨论,说明如何进一步在各个层次优化人机共驾标准及法律法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周博雅博士做了“面向消费者需求的智能汽车测试评价”的引导发言。报告分别从国家政策层面、企业技术布局和储备层面以及消费者黑盒评价层面对智能汽车的测试体系以及指标进行解读,分析了包含跟车能力、障碍物识别与响应能力、循线能力与换道辅助能力、智能行车和智能泊车等因素在内的测评指标,并对受广泛关注的信息安全问题介绍了相关研究工作和进展,提出通过将终端使用的真实信息回馈到企业和高校等研究机构,从而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更好的服务消费者的需求是未来智能汽车测试评价体系的发展方向。
【思辨环节回顾】
四位专家的报告结束后,思辩环节气氛热烈,参会人员们积极为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思路。思辨环节简要记录如下:
思辨议题一:
(1)引导嘉宾介绍了“切换型”与“共享型”两种人机共驾模式,你更倾向于哪一种技术路线?
(2)人机共驾的目的是克服人的驾驶风险还是弥补车辆的技术缺陷?
中汽中心朱向雷:人机共驾的目的二者均有。
中国民航大学YOCSEF天津学术秘书李海丰:支持“共享型”人机共享模式;人机共驾的目的既不是克服人的驾驶风险也不是弥补车辆的技术缺陷。
天津大学王龙标:“切换型”和“共享型”会长期存在,只是在发展的不同时段切换与共享的程度不同;与朱总观点一致,人机共驾的目的二者均有。
中汽中心沈永旺:人机共驾一方面是人机共融,涉及到角色分配研究,驾驶风险和车辆技术缺陷两个问题其实不冲突。
中汽中心周博雅:汽车出场之前应该解决所有bug。同意朱总的观点,克服人的驾驶风险是目前比较重要的问题。
天津科技大学杨巨成:切换型和共享型贡献模式都是合理的,根据每个驾驶员的取向都会存在。人机共驾的目的短期内还是要克服人的驾驶缺点。
超算中心(天津)YOCSEF天津主席冯景华:技术带来的风险比人带来的风险要小。需要考虑法律法规的因素。
吉林大学孙博华:依据不同的工况和场景下,人机共驾的目的不同。
中汽中心张行:从不同的方式区分,“切换型”和“共享型”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从标准化角度来讲,只从结果看问题,然后再从成本和舒适性的角度看。
天津泰凡科技YOCSEF天津学术秘书王林:倾向“切换型”,从未来的市场需求看,更需要的是“切换型”。
思辨议题二:
(1)人机共驾系统如果发生危险或事故,是由驾驶员承担责任,还是系统承担责任?应该如何处理这个矛盾?
(2)从人机共驾的角度出发,你对智能汽车测评有什么建议?
天津科学大学YOCSEF天津AC王聪:可以看成人复杂还是机器复杂,主体应该还是人来控制机器,作为人工智能系统。
超算中心(天津)YOCSEF天津主席冯景华:在消费者、汽车制造商与保险公司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应由系统承担责任。
中汽中心张行:需要看人机驾驶系统做到什么程度,决策者承担责任。
天津泰凡科技YOCSEF天津学术秘书王林:与张行观点一致,决策者承担责任。
河北工业大学许铮铧:智能车属于自动化辅助问题,保险公司无法解决生命问题,出现问题,人还是要承担责任。
天津大学王龙标:人需要承担主要责任。由不同的企业,消费者和技术专家共同进行测评。
中汽中心沈永旺:从消费者端来看,就像就医,去看病,医生给了药,但是医治无效,肯定是认为医生的问题。从医生角度,我给了正确的药,可能是患者自身体质原因导致,这个责任界定存在争议,即使有强制认证,也会出现个例案子,所以责任互相承担。消费者既然买了车,那就是对功能认可,车的功能量产前经过验证,那出了问题需要进行鉴定分析,是自动驾驶,还是驾驶辅助,还是人接管出的问题,如果和人有关,那就考虑责任偏向人。
天津科技大学博士生:经常看汽车评测,根据实际上路情况评价车。
中汽中心周博雅:测评车测评对于购车具有指导意义。
思辨议题三:
(1)人工智能如何促进智能汽车人机共驾(人机交互、智能座舱、人机协同)等技术的发展与落地?
(2)天津应如何整合人工智能与汽车行业资源协同推动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天津科技大学杨巨成:法律法规的跟进,营造智能汽车开放开发的大环境,发挥政府的作用。
吉林大学孙博华:是否可以在算法层面,增加人机接口,促进人机共驾。
天津大学王龙标:需要校企合作才可以把人工智能技术很好的落地。
中汽中心周博雅:在复杂的场景中实现,加强稳定性,依靠媒体让消费者知悉。
天津工业大学YOCSEF天津AC金日泽:政府主导高校资源与企业资源对接。
超算中心(天津)YOCSEF天津AC夏梓峻:政策已经发布了科技产业的相关规划。
天津财经大学YOCSEF天津AC王朕:需要由政府推动,在技术层面充分考虑安全问题,特别是人的因素。
最后由CCF YOCSEF天津主席冯景华对本次论坛做了总结发言。论坛在参会人员的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本次技术论坛活动围绕“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技术发展与挑战”这一主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论坛观点汇总如下:
(1)辅助驾驶系统只提供参考信息,决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人或者机器完成。而人机共驾需要在复杂的场景及环境中实现,无论采用哪种人机共驾驶的模式都要加强系统的稳定性,能够完全客服人的驾驶缺点和各种非安全因素。
(2)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推动需要依靠政府主导,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媒体的宣传,通过评测的手段让消费者知悉。
(3)本次YOCSEF活动为智能汽车的发展和落地提供了一次交流平台,后续将举办一系列的活动,推动天津各高校与企业对接实现资源整合,针对具体场景和关键技术(例如系统与数据安全、特殊路况的视觉检测等)开展研讨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