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会员 > 合作伙伴 > 会员故事

CCF会士录 | 清华大学舒继武:助力青年科研,凝聚学术共同体

阅读量:105 2023-06-14 收藏本文

会士,是CCF会员的至高荣誉。CCF官网的《会士条例》中这样记述:会士是本学会最高级别会员,授予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及有重要贡献、或对本学会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士。

(以下内容由会士本人整体提供)

缘起•志愿者

我于2006年加入CCF。其实在2006年之前就多次参加CCF的活动并收获颇丰,那时受导师郑纬民老师的影响和熏陶,我决定加入CCF,自愿成为CCF的一名志愿者,在这个平台上与同行们相互交流并为社区贡献一份微小的力量。

投入NCIS CNCC ADL

回顾加入CCF的近二十年,我作为志愿者、讲者和组织者参与最多的活动主要有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NCIS)、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以及学科前沿讲习班(ADL)。这三个活动的规模和受众各不相同,但都是我的珍贵经历。

NCIS有着近40年的历史,是我国两年或一年一度的信息存储领域大会,由CCF主办、CCF信息存储技术专业委员会与相关合作单位等承办。我本人的研究领域就是信息存储,而且从2006年开始一直担任CCF信息存储技术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或主任,因此我多次担任NCIS的大会主席或程序委员会主席。除了邀请存储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做大会专题报告,NCIS还积极举办青年学者论坛和博士生论坛,让存储领域的新生代力量能够更快地登上CCF的学术舞台。为了扩大会议的影响力、充分共享CCF不同专业委员会的资源,从2021年起,我们与其他专业委员会联合推出了系统结构方向的更大规模会议,包括2021年的CCF计算机系统大会(CCF Sys)以及2022年的CCF芯片大会(CCF Chip),均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CNCC是整个计算机领域的年度盛会,对我而言这是向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同仁们介绍存储领域最新进展并与同行探讨交流的好机会,因此我十余次在CNCC上组织技术论坛,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论述存储技术趋势。例如,在最近的一次CNCC 2022大会上,我与北大梁云老师共同组织了“边缘智能存储与计算”技术论坛,并报告了《网存算融合的边缘智能处理系统与技术》。此外,我还参加了CNCC 2022的“面向科学计算的智能计算与存储”技术论坛,报告了《面向在网计算的存储系统设计与思考》。由于疫情的影响,技术论坛的组织变得更困难,虽然整个过程有些辛苦,但能够在CNCC上展示科研进展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组织的论坛也被评为了CNCC 2022优秀技术论坛。


CNCCNCIS不同,ADL以讲习班的形式开展,规模稍小,目的是让听众快速深入了解某个计算机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我多次组织讲习班并登上ADL的讲台,系统地梳理了非易失存储、大数据存储等方面的发展动态。此外,我也担任过若干期ADL的学术主任,邀请了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做主题报告。同时,我也经常鼓励实验室的研究生参加ADL,感受学术熏陶、掌握前沿动态、汲取学术灵感。

这些一系列的活动组织和参与,过程虽然艰辛,但得到了许多国内外同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海外存储系统领域的著名学者如俄亥俄州立大学张晓东、台湾大学郭大维、罗德岛大学杨庆、加州大学芭芭拉分校谢源、杜克大学陈怡然、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江泓等等一些教授的大力支持,他们的热情奉献,促进了国内外学者思想的碰撞,持续给予我的反馈,促使我不断思考如何通过CCF活动为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构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这也使我一直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CCF各项活动的组织中。

收获•责任 友谊 见证

我参与了很多CCF的活动,主要的收获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培养了责任感。首先,组织好一个学术会议或技术论坛需要强烈的责任感,需要细致安排、周密策划会议或论坛的宣传、嘉宾邀请、议题讨论、互动交流及各活动等等方方面面。CCF的同仁们在这方面做得十分优秀,我也在不断学习优秀的会议组织方式和经验,希望让活动参与者能乐享其中。其次,作为CCF的成员,我们有责任去宣传计算机领域的最新进展、助力年轻人的科研、凝聚计算机学术共同体,这种责任感驱使着我积极并持续地参与或组织CCF的各类活动。

第二是收获了友谊。通过参与CCF的活动,我结识了大量计算机领域的国内外同行,其中不乏挚友。在与他们共事的过程中,我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地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通过CCF联结起的友谊是牢固的,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推动中国计算机领域学术、技术、教育、应用和产业的发展。

第三是自身成长得到了见证。CCF的各种活动见证了我本人在科研方向和职业生涯上的发展历程。在科研方面,我最初研究的是网络存储系统,在2005年的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CCCF)上发表了文章《网络存储系统与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再往后,我在CNCC 2014上报告了《面向闪存的存储系统构建与思考》、在2019年第105ADL上报告了《大数据场景下的持久性内存存储系统构建探讨》,这代表我的研究方向已侧重于闪存、持久性内存等非易失存储系统。最近,我将目光转向了新的存储场景和架构,并在CNCC 2022上报告了边缘存储相关研究进展,也在CCCF上发表了《新型存算分离架构技术展望》。在职业生涯方面,2020年以前,我的角色是科研人员,因此参与的CCF活动大多与科学技术相关。自2020年起,我依次担任了厦门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闽江学院校长,更深入系统地思考学科建设、青年学者成长、研究生质量培养等方面的问题,最近在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CECC)的分论坛“计算机学科青年教师发展论坛”上作了《计算机学科建设与促进青年学者成长的初步探索》主题报告。

CCF的各项活动见证和促进我个人的发展,我也积极参与到CCF活动的组织和筹办中,回馈团体建设,希望青年也能从中收获和成长,并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形成良性循环。

希冀•青年 整合

我认为CCF在未来十年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发展:

1)更多地支持青年科研人员。CCF应继续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包括在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支持力度,提升他们的参与感。年轻人是科研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国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因此,除了CCF YOCSEF等活动,还需多开展针对计算机学科博士生的各类活动,例如博士生学术论坛、CCF 青年学者研讨小组等,激发他们的学术热情、推动学术交流、培养他们志愿服务社区的精神、促进他们尽早融入学术共同体。

2)进一步整合资源,减少发展不平衡。不同院校的计算机学科在师资水平、软硬件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CCF作为推动中国计算机领域发展的学会组织,有责任通过整合资源以帮助水平欠缺的院校或不同类型的高校快速发展。例如,CCF目前已有双导师机制,旨在弥补某些院校在师资力量上的不足。CCF应继续促进发展平衡,例如整合硬件平台(如GPU集群)等资源、鼓励软件开源等措施,为全国范围内的相关院所提供实验平台,减少重复“造轮子”等冗余工作。

后附:历年在CCF发起、组织、参与的主要项目活动

2005 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5年第2期 “网络存储系统与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8 YOCSEF北京,报告“网络存储领域若干技术发展与趋势”

2011 ADL《数据存储技术》报告“数据存储可靠性: 研究现状分析”

2011 17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大会特邀报告(Keynote)“云存储与安全”

2013 CNCC《高效能计算》论坛报告“基于相变存储器的存储系统研究现状与分析”

2014 CNCC《系统软件与云计算》论坛报告“面向闪存的存储系统构建与思考”

2014 ADL 50 《面向大数据存储与处理的系统和技术》学术主任

2015 CNCC 《新型存储技术与系统构建》技术论坛 主席

报告“面向闪存的文件系统设计”

2015 21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大会报告 “基于新型存储器的存储系统构建”

2016 CNCC 《新型存储技术与系统的挑战》技术论坛 主席

报告“持久性内存存储系统的构建技术探讨”

2016 CCF YOCSEF重庆,报告“持久性内存存储系统的构建现状与挑战”

2017 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7年第6期 “存储虚拟化研究综述”

2017 ADL79《存储器件与系统前沿》共同学术主任

报告“基于非易失存储器的存储系统软件层优化”

2017 CNCC《智能存储系统及其应用》技术论坛 主席

2018 ADL95《大数据环境下内存存储和内存计算》 共同学术主任

报告“持久性内存存储系统的内存空间管理与内存数据结构”

2018 CNCC 论坛,报告“面向RDMA网络的新型存储系统设计与思考”

2018 CNCC 论坛,报告“软件直管闪存及其国产化探讨”

2019 CCF ADL105期 《面向大数据的系统软件与系统结构》

报告“大数据场景下的持久性内存存储系统构建探讨”

2019 CCF BigData《大数据场景下持久性内存技术与应用》论坛主席

报告“一种用户态内核态协同的持久性内存文件系统”

2019 CNCC《新型持久内存系统与安全》论坛共同主席

报告“高效的安全持久性内存存储系统探讨”

2019 CNCC 《大数据环境下的智能存储技术》

报告“支持DNN/GAN训练的高效PIM系统结构”

CNCC会士论坛》,报告“内存计算:解决数据爆炸时代总线传输拥堵问题的机遇”

2020 CNCC 《智能存储—提升算力和突破I/O墙》论坛

报告“高性能固态存储系统的构建探索”

2021 CNCC 《云边协同的智能存算融合技术与系统》论坛共同主席

报告“云-边协同的智能感存算融合系统与技术探索”

2022 [1] CCF Chip《边缘智能存储与计算》论坛 论坛主席

报告“网存算融合的边缘智能处理系统与技术”

[2] CNCC Chip《面向科学计算的智能计算与存储》论坛

报告“面向在网计算的存储系统设计与思考”

2022 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年会(DPCS2022)

特邀报告“在网存储系统研究:现状与挑战”

2022 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22年第10期 “二十余载风雨兼程,探寻存储系统之道”

2008 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NCIS 2008)程序委员会主席

2010 16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NCIS 2010)大会程序委员会副主席

2011 17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NCIS 2011)大会程序委员会副主席

2012 18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NCIS 2012)大会程序委员会副主席

2013 19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NCIS 2013)大会程序委员会副主席

2014 20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NCIS 2014)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

2016 22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NCIS 2016) 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

2017 23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NCIS 2017)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

2018 24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NCIS 2018)大会主席

2019 2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NCIS 2019)大会指导委员会副主席

2020 26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NCIS 2020)大会主席

2021 CCFSys Workshop智能计算与存储 大会主席

2021 CCFSys组委会共同主席

2022 CCF Chip 2022 程序主席

20202023:信息存储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2006 2019);

2018-2022CCF王选奖评奖分委员会委员;

2018-2020CCF学术工委副主任;

20202023CCF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

荣誉:

2017201820192022CCF年度杰出演讲者

20162021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指导教师

2018 CCF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