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之江实验室“智海计划”联合创新基金课题开启申报
之江实验室成立于2017年9月6日,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实验室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目标,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导举办,高校支撑,多方参与,主攻智能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感知、智能网络和智能系统五大科研方向,重点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系统研发,建设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研平台,抢占支撑未来智慧社会发展的智能计算战略高点。
CCF-之江实验室“智海计划”联合创新基金是由CCF与之江实验室共同设立,面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青年学者开放,旨在支持智能计算等领域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探索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
申请者可就每条指南中的研究内容及主要指标进行申报(研究内容及主要指标可下载附件资料查看)。每个指南原则上资助不超过2个课题,每个课题建议实施周期为1.5年,原则上不超过2年,课题经费30-50万元,其中60%拨至课题承担单位,40%留存之江实验室用于课题负责人在实验室开展相关研究及学术交流。有关事项如下:
一、课题资助范围
本次围绕知识驱动的人工智能、面向科学研究的智能计算等8大研究方向,设置36个课题指南。
(一)知识驱动的人工智能
1.面向多模态信息网络的知识表达与计算
2.因果知识通用表达和效应估计方法研究
3.图形表格知识抽取与图谱构建研究
4.多模态时序知识图谱建模与抽取技术研究
5.面向领域知识中不确定性问题研究
(二)面向科学研究的智能计算
1.农作物快速基因编辑体系研究与应用
2.农作物空间代谢大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
3.智能材料复杂体系智能计算算法和程序
4.材料设计的多尺度方法与软件工具
5.药物分子与靶标蛋白亲和力预测分析
6.基于数据挖掘的新型Cas蛋白功能特征的研究与优化
(三)新型智能计算理论、架构与方法
1.基于脑启发的类人智能研究
2.面向新型存储器类脑芯片实现的硬件-算法协同优化设计
3.面向高速光场处理的光电计算架构研究
4.基于图计算的高效分布式异构内存系统
5.广域异构计算资源最优协同调度方法研究
6.基于液晶超表面的全光神经网络研究
(四)类人五感与多维感知
1.仿人视觉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
2.基于生物计算的嗅觉知识挖掘技术研究
3.基于TFT技术的超声换能器设计及制备工艺研究
4.面向阵列化、多模态智能感知的TFT电流读出基板研制
5.单光子超快信号探测
(五)智能网络
1.基于多模态网络环境PINE的网络模态创新与验证
2.可编程智能计算网络一体化编译技术
3.面向对抗攻击的异构神经网络构造技术研究
4.基于AI的模糊测试技术研究与实现
(六)声学实验室
之江实验室的声学实验室是参照国际声学和语音科研实验室的标准建设而成,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包含全消声室、半消声室、听音室和混响室,室内实验面积约400平方米。声学实验室为智能语音设备、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和先进声学材料的研发提供测试和实验环境。本次设置1项课题指南,相关实验场所可以为拟资助团队提供50小时的免费使用时长。
1.复杂场景下基于声纹识别的定向人声分离研究
(七)双足机器人
之江实验室“高性能双足机器人及实景化应用”重大项目致力于解决当前双足机器人面临的本体能力弱、智能水平低和实际应用少等挑战,通过开展高性能双足机器人本体开发、多模态交互意图理解与自主决策、非结构化场景任务应用验证等研究,打造具有高运动性能与高智能水平的双足机器人本体平台,实现非结构化场景机器人自主决策与作业的应用,推动智能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围绕上述相关研究设置以下课题:
1.人形机器人拟人化全身运动技巧学习算法与仿生多层控制系统研究
2.具有扰动自恢复及地形自适应能力的仿人机器人腿部机构
3.基于人体运动力学数据驱动的腿-足协调机理解析与运动能效调控研究
4.机器人通用多模态知识表达和计算
(八)密码学与隐私计算
之江实验室“抗量子隐私计算关键技术与平台”重大项目针对当前抗量子密码研究中性能低、带宽大、适配差、易受攻击等问题,以及隐私计算关键技术性能低、开销大等诸多“卡脖子”问题,围绕抗量子密码和隐私计算关键技术中的理论、实现及应用展开研究,搭建抗量子隐私计算平台,为数据的安全流通提供支撑。围绕上述相关研究设置以下课题:
1.基于多平台的抗量子密码算法工程化实现
2.面向去中心化联邦学习的规则引擎设计与实现
3.基于空中隐私计算的联邦学习研究
4.基于轻量级隐私保护的联邦学习研究及激励机制设计
5.分布式多方计算平台代码漏洞检测与数据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6.隐私计算下的机器学习算法信息发布技术研究
二、 申请人资格
申请人需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出生日期在1977年11月1日之后。之江实验室全职(含全职双聘)人员、实验室在研自设项目的项目聘用科研人员不得作为负责人申请;之江实验室在研开放课题负责人在课题验收通过前不得申请本次课题;验收未通过的之江实验室开放课题负责人两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最终资助者是高校、科研院所所属的全职申请人需加入CCF专业会员、企业青年学者所属的企业需加入CCF企业会员。
三、受理时间与要求
(一)本次申报截止时间为2022年11月30日。
(二)申请人请在线填报和上传课题PPT汇报视频,详见附件【之江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参考模板)】,视频大小限制在500M以内,格式限制为MP4、AVI、WMV。汇报视频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三)在线填报地址:https://ky.zhejianglab.com,申报操作手册详见附件【之江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操作手册】。
四、联系方式
(一)之江实验室
联系人:王老师
电 话:0571-58009515
邮 箱:wangsaixin@zhejianglab.com
(二)CCF
联系人:庞老师
电话:0512-65900856-19
邮箱:fund@ccf.org.cn
(三)各研究方向技术联络人:
1.知识驱动的人工智能
马老师 mx@zhejianglab.com
2.面向科学研究的智能计算:
阮老师 ruany@zhejianglab.com
3.新型智能计算理论、架构与方法
魏老师 weiyina039@zhejianglab.com
杜老师 qydu@zhejianglab.com
4.类人五感与多维感知
孟老师 menglx@zhejianglab.com、
亢老师 kangyr@zhejianglab.com
5.智能网络
邹老师 zout@zhejianglab.com
白老师 baibing@zhejianglab.com
6.声学实验室
施老师 junhuishi@zhejianglab.com
7.双足机器人
王老师 xin.wang@zhejianglab.com
宛老师 wanmh@zhejianglab.com
孔老师 kongly@zhejianglab.com
8.密码学与隐私计算
戴老师 w.dai@zhejianglab.com
马老师 chuan.ma@zhejianglab.com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