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能感知与城市计算前沿论坛在福州大学召开

阅读量:499 2017-10-30 收藏本文

2017年10月25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共同承办的智能感知与城市计算前沿论坛(会议编号CCF-17-TC15-01F)在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软件学院2-309会议室召开。本次论坛由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郭斌和福州大学副教授於志勇担任主席,邀请了十余名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智能感知与城市计算研究的当前进展和未来趋势。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软件学院院长常安和福建省网络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郭文忠对参会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几位嘉宾学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周兴社指出,智能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发展主流模式,智能时代的科学研究应注重AI合适利用与智能内涵体现。北京大学教授张大庆介绍了用Wi-Fi信号实现毫米级人体行为无接触感知的机制机理与感知极限,诠释了类似呼吸这样毫米级微小活动的可检测性问题以及无线接收信号因物体运动会产生波长级波动的原因。浙江大学教授潘纲介绍了利用大规模手机App数据进行用户画像的最新工作。南京大学副教授谢磊分别从多模态有源感知机制和基于RFID的无源感知机制出发,汇报了近年来在高效识别、室内定位、行为感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南京大学副教授王炜介绍了如何通过测量声波相位来获取精确的手指移动距离和实现一维和二维的定位,并讨论了超声波手势识别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郭斌阐述了群智计算这一研究方向的概念、挑战及模型方法,并结合近期研究展开了讨论。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员王乐业展示了如何将位置差分隐私保护策略带入城市智能感知之中以解决在实现城市计算中对用户潜在的隐私侵犯问题。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王柱围绕生理与行为数据,重点介绍了在健康数据分析、特征提取以及健康状态评估建模方面的研究实践。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汤庸以自主开发的学术社交网络SCHOLAT(学者网)为背景,分析社交网络用户的关系模型,为社交网络应用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厦门大学陈龙彪助理教授介绍了基于城市大数据的移动行为分析工作,并面向城市智能交通、城市应急减灾、城市管理规划等智慧城市应用对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分享。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王江涛对群智感知最优任务分配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四种新视角,并且对智慧城市群智计算领域的新趋势和新问题发表了看法。福州大学副教授於志勇探讨了如何以较小的感知成本获得较高的数据质量,并提出了三种解决思路。

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每位讲者报告完毕都安排了讨论环节,现场互动热烈。参会者表示从中受益匪浅。

嘉宾学者合影

嘉宾学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