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自主计算仿真平台,推动装备数智变革 | 装备数智化技术研讨会2024成功举办

阅读量:80
CCF

数智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为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装备数智化方法道路和平台工具,2024年11月19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指导,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同元软控”)主办,CCF 企智会(苏州)技术委员会协办,以“从数字样机到数智孪生”为主题的装备数智化技术研讨会2024在江苏省苏州市成功召开。


插图1


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科技部高新技术司二级巡视员尉迟坚,江苏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卢载贵,以及苏州市工信局、园区科创委等各级政府领导,航天、航空、核能、船舶、通信电子、电磁等行业总师、专家,工业单位、研究院所、企业和相关高校领导,共计逾700名嘉宾参与盛会,以多元视角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


此外,大会还设置了开源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openSCS)社区聘任仪式、MWORKS科教与人才培养认证体系推介等环节,推动形成产才双向奔赴深度融合的良性循环,加速高端装备数智化变革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开场致辞,装备数智化亟需产学研生态协同创新


致辞环节,江苏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卢载贵强调了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在装备数智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对MWORKS的应用成果给予了充分认可。希望院所高校和企业加强合作,为制造强国的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高亮在视频致辞中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同元软控为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提供的技术支持表示感谢。高亮表示,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融合是双方一直以来共同探索的方向,希望未来能够携手为助力我国占据装备数字化与智能化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束庆山发表致辞,回顾了与同元软控多年来的合作历程。他期待双方能携手打造一个国际化的开源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开放生态,推动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

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方,同元软控董事长周凡利在致辞中回顾了三届大会主题方面的变化以及同元软控的发展历程,感谢各方多年来对于公司的指导与支持。未来,希望将MWORKS从软件工具发展为计算仿真数智化底座,将同元软控个体创新发展到产学研生态协同创新,将航天航空行业领先的数字化实践发展到支撑全产业数智化转型。


插图2

插图3

插图4

插图5


院士总师出席,共探行业技术前沿

上午的特邀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做了题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航天器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的特邀报告,介绍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应用特点、应用思路,提出了对空间站应用的思考与展望。


插图6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


广东工业大学原校长、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新以《高速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为题做特邀报告,介绍了实验室在高速机构动态优化与芯片键合机研制、高速精密运动模组与点位操作装备研制等方面取得的技术突破,并对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出了指导意见。


插图7广东工业大学原校长、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新


主旨报告环节,航天专家在《基于模型与样机的系统工程方法论研究进展》主旨报告中,着重提出了M²BSE基于模型与样机的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概念;提出基于模型与样机的系统工程的挑战主要是样机建模语言、样机智能构建、全场景孪生融合部署能力三个方面。


同元软控总经理刘奇带来了题为《新一代信息物理融合计算仿真平台底座研究与实践》的主旨报告,着重介绍了数字工程时代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体系的发展历程,以及MWORKS平台的三大技术创新,即统一环境下的多范式建模与仿真、模型驱动多目标代码生成与验证技术、端云一体的开放架构与扩展开发技术。刘奇表示,面向装备数智化工程建设,持续夯实跨语言互操作、多范式系统统一建模、多目标代码生成、第一性原理模型与AI深入融合等关键技术,需要持续研发投入以及加强生态建设。


插图8

同元软控总经理刘奇


共筑开源开放生态,openSCS社区聘任仪式举行

开源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工委会主席周凡利介绍了工委会架构、愿景使命以及开源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openSCS)社区开源项目策划等内容。该社区立足开放科学计算语言Julia和开放物理建模语言Modelica,构建一个国际化的开源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工具链、模型算法库及标准规范集,推动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开发工程师、用户群体与全球同行交流合作,形成开放生态,促进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


会上,举行了开源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openSCS)社区聘任仪式,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为开源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工作委员会第一届战略委员会主任,聘任科技部高新技术司二级巡视员尉迟坚,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原东北大学校长赵继为开源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工作委员会第一届战略委员会委员。


插图9

插图10

开源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工委会主席周凡利(左一)、联合主席何均宏(右一)颁发聘书


杨孟飞院士在接受聘书后表示,开源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社区的成立非常重要,表明我国在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领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果,这些成果也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很好地应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对解决工业领域的很多关键问题起到重要作用,开源社区的核心目标之一应该是寻找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解决之道。衷心希望开源社区能够健康发展,为我国工业软件以及世界工业软件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尉迟坚巡视员表示,开源社区可以首先做成一个学术组织,让有志于从事算法研发、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加入进来。同时,也需要广大企业积极参与,更好地推动开源社区走向商业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深化校企合作,按下人才培养“加速键”

对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工业软件产业而言,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副院长聂兰顺,对“MWORKS科教与人才培养认证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


插图11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副院长聂兰顺


聂兰顺教授指出,工业软件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实践基地、共评人才质量。通过认证,学员能够证明在专业领域中具备完成算法开发或系统建模的知识和技能,得以拓宽职业通道并获得就业优势。企业可通过MWORKS人才认证体系遴选所需的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人才,满足企业装备数智化发展需求。


主题报告分享,以行业标杆引航变革之路

下午大会主题报告环节,邀请了知名专家以及业界头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代表,就通信电子、航天、航空、核能、船舶、电磁等细分领域,分享各自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


通信电子领域的《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应用实践》主题报告,介绍了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在无线、芯片设计、智能汽车等产业中的应用。


航天领域的《月面实验装备建模与数字孪生应用》主题报告,介绍了月面实验装备建模的过程以及数字月球建设成果。


航空领域的装备数字化应用实践主题报告,阐述了数字样机通用模型的总体架构设计、通用模型库构建、组件模型集成及典型任务流程仿真全过程。


核能领域的《先进核能动力系统数字孪生体孵化平台NUMAP》主题报告,阐述了基于MWORKS的核反应堆统一建模与分析平台NUMAP的研制、测试、应用及后续生态发展规划。


船舶领域的《水面无人系统集群控制数字化设计与仿真验证》主题报告,介绍了水面无人系统集群控制数字化总体框架,以及模型层面、平台层面和应用层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电磁领域的《电磁与多物理场高性能仿真与应用》主题报告,介绍了重大应用需求、电磁建模计算方法、多物理建模计算方法、高性能计算应用等内容。


民用航空领域的《全机桌面虚拟仿真与数字飞机应用实践》主题报告,介绍了基于MWORKS的模型开发-管理-集成-仿真工程实践。


专家们的一系列报告为与会者呈现了行业技术的最前沿,生动地展示了工业软件在高端装备产业的应用和创新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国产工业软件推广应用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有助于提升迭代水平,形成更可持续的竞争力。回顾这些报告的精彩内容,相信以本次大会为契机,集聚众智、凝聚合力,以自主、自立、自强打开局面、创造新机,定能为推动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迈向更高水平、实现制造业强国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插图12

插图13

插图14

插图15现场观众踊跃提问、众多嘉宾在场外深入交流


装备数字化是工业智能化的基础,工业智能化将推动装备数字化进入全新阶段,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融合是未来十年工业发展的主要创新方向,将推动系统工程方法、工业软件工具以及装备系统本身的变革发展。

同元软控经过团队二十余年技术积累与持续研发,打造了中国先进自主的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平台MWORKS,已经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能源、车辆、船舶、教育等行业,解决MATLAB卡脖子工业软件问题。当前,公司与各个行业共同探索的中国自主装备数智化道路已进入了全新阶段,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装备数字化方法、平台、应用及方案。

装备数智化技术研讨会2024已圆满落幕,同元软控希望与各界伙伴携手共进,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打造先进自主的装备数智化生态而努力,为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