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就奖
获奖年度:2021胡守仁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21张景中
广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获奖年度:2020陈国良
南京邮电大学/深圳大学教授,CCF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获奖年度:2020孙永强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9沈昌祥
海军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CCF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获奖年度:2019魏道政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8周巢尘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CCF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获奖年度:2018何新贵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系统总体研究所研究员,CCF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获奖年度:2017李伯虎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CCF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获奖年度:2017胡启恒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CCF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获奖年度:2016唐泽圣
清华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6沈绪榜
航天771所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5周兴铭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5倪光南
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获奖年度:2014张钹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获奖年度:2014陆汝钤
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获奖年度:2013陈俊亮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获奖年度:2013董韫美
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2金怡濂
中国工程院院士
获奖年度:2012汪成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
获奖年度:2011徐家福
计算机科学家,中国计算机软件开创者之一。南京大学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评议组成员,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计算机顾问,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计算机教材编委会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计算机软件分支主编。
获奖年度:2011杨芙清
中国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北京大学教授,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理事长。
获奖年度:2010夏培肃
中国科学院院士
获奖年度:2010张效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杰出成就奖(王选)
获奖年度:2021窦强
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科学家
获奖年度:2021杨广文
清华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20金海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CCF会士
获奖年度:2019汪滔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获奖年度:2019胡事民
清华大学教授,CCF会士
获奖年度:2018胡伟武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总裁,CCF会士
获奖年度:2018王怀民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CCF会士
获奖年度:2017周志华
南京大学教授,CCF会士
获奖年度:2017鲍虎军
浙江大学教授,CCF会士
获奖年度:2016王永民
中国王码集团董事长
获奖年度:2016李星
清华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5李建中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5刘迎建
汉王科技公司
获奖年度:2014雷军
小米科技公司董事长兼CEO
获奖年度:2014赵沁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CCF会士
获奖年度:2013李彦宏
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获奖年度:2013李晓明
北京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2刘庆锋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获奖年度:2011廖湘科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1孙凝晖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0刘积仁
东北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0高文
北京大学教授
杰出成就奖(夏培肃)
获奖年度:2021金芝
北京大学教授,CCF会士
获奖年度:2021史元春
清华大学教授,CCF会士
获奖年度:2020陈堃銶
北京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20王小云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获奖年度:2019陈左宁
中国工程院正高级工程师,CCF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获奖年度:2019黄令仪
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8李晓梅
航天工程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8于洪志
西北民族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7屈婉玲
北京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6蔡莲红
清华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5张兆庆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5王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4黄永勤
江南计算所研究员,CCF会士
杰出成就奖(海外杰出贡献)
获奖年度:2021李明
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讲座教授
获奖年度:2021林明洁
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杰出教授
获奖年度:2020杨元元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SUNY杰出教授
获奖年度:2020樊文飞
爱丁堡大学信息学院主任教授
获奖年度:2019俞士纶
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UIC)计算机科学系特聘教授
获奖年度:2019张丽霞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计算机系教授
获奖年度:2018孙贤和
伊利诺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杰出教授
获奖年度:2018吕荣聪
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暨工程学系教授
获奖年度:2017曹建农
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讲座教授
获奖年度:2017丛京生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计算机系校长讲席教授
获奖年度:2016黄铭钧
黄铭钧教授是新加坡科学院院士,ACM/IEEE Fellow。
获奖年度:2015刘炯朗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荣休教授,台湾清华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4张可昭
IEEE会士,AAAS会士,以及欧洲科学院会士
获奖年度:2013高光荣
美国特拉华大学终身教授教授
获奖年度:2012华云生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1吴杰
美国天普大学计算机信息与科学系主任
获奖年度:2010张晓东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Robert M.Critchfield讲席教授
获奖年度:2009倪明选
澳门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08李凯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获奖年度:2007赵伟
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教授
获奖年度:2006丘锡生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获奖年度:2005黄铠
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
杰出成就奖(计算机企业家)
获奖年度:2020王文京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获奖年度:2019余承东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
获奖年度:2019张博
滴滴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
获奖年度:2018陈志列
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长
获奖年度:2017刘淮松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获奖年度:2017周鸿祎
360集团创始人兼CEO
获奖年度:2016历军
曙光公司总裁
获奖年度:2016王小川
搜狗公司CEO
获奖年度:2014孙丕恕
浪潮集团董事长
获奖年度:2013柳传志
杰出成就奖(杰出工程师)
获奖年度:2021胡欣蔚
华为公司ICT操作系统架构师
获奖年度:2021潘剑锋
360集团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
获奖年度:2020林昊
阿里巴巴集团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9肖新光
安天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获奖年度:2019于佃海
百度公司深度学习平台飞桨总架构师
获奖年度:2018刘聪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AI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获奖年度:2018吴峰光
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获奖年度:2017茹立云
搜狗公司COO
获奖年度:2016章文嵩
滴滴副总裁
杰出教育奖
获奖年度:2021袁春风
南京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21张铭
北京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20李廉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20耿国华
西北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9马殿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9周兴社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CCF会士
获奖年度:2018杨士强
清华大学教授,CCF会士
获奖年度:2017王志英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7何炎祥
武汉大学教授,CCF会士
获奖年度:2016胡守仁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6蒋宗礼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5周立柱
清华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5胡铭曾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4齐治昌
国防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4李晓明
北京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3吴文虎
清华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3陈国良
深圳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2冯博琴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2陈道蓄
南京大学教授
科技成果奖
获奖年度:2021面向工业领域的软件形式化建模与自动化测试关键技术及工具国产化应用
完成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工业控制安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获奖年度:2020电力物联网网络安全主动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完成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湖南匡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大学、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获奖年度:2019电子政务大数据关键技术及纪检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沈阳市纪委监委大数据监督技术研究中心、 麻阳苗族自治县互联网+监督办公室、修水县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新方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获奖年度:2019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信息融合及云服务应用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哈尔滨学院、哈尔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黑龙江鸿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获奖年度:2018基于超算的精准医学技术研究
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完成的“基于超算的精准医学技术研究”项目,提出了深度挖掘及有效整合基因组学和表型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技术,建立了精准医学大数据收集处理、科研分析和临床诊疗应用的全链条技术方法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精准医学模型及其相应算法。
获奖年度:2018生物仿生特征及费舍尔向量理论和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完成的“生物仿生特征及费舍尔向量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了将生物仿生特征和协方差矩阵相结合用于行人再识别问题的新方法,并将费舍尔向量引入到行人再识别问题中,提出了行人检测和行人再识别联合学习,解决了图像、视频中行人再识别问题。
获奖年度:2018非结构化数据可视分析理论与方法
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完成的“非结构化数据可视分析理论与方法”项目,发现了非结构化数据的内在隐变量分布及模型,揭示了数据的内在结构和依赖关系,提出基于隐变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可视分析新模式,有效解决了文本分析与机器学习模型可解释性中的系列难题。
获奖年度:2018基于知件的知识获取和知识服务关键技术与应用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基于知件的知识获取和知识服务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提出了基于领域建模的知识系统开发方法,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支持知识模块化的“知件”概念,并发明了一系列离线或在线知件获取方法和知件融合技术,提出了基于知件的知识服务新模式。
获奖年度:2018数据库系统中的个性化服务
华南理工大学完成的“数据库系统中的个性化服务”项目,提出了基于认知的用户模糊本体建模技术、基于模糊需求匹配和多特征组合的个性化搜索技术,及基于对象典型性的推荐技术;并结合认知心理学和信息理论,提出了多个用户数据建模方法,为互联网数据的深入分析提供基础性的表示方法。
获奖年度:2018三维人体运动建模关键技术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完成的“三维人体运动建模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提出了融合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的三维人体运动系统建模方法,发明了一系列运动合成与运动捕获技术,有效解决了高精度运动建模中的关键难题,为准确复现或复原人体运动过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获奖年度:2018端上智能计算机视觉算法平台
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端上智能计算机视觉算法平台”项目,以AI核心算法驱动计算机视觉及机器学习应用,从手机端人脸SDK、AVATAR、视频分割三个层次联合优化,提升了相关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并基于核心技术的创新,实现了抖音短视频等多款产品迅速而广泛的普及。
获奖年度:2018360安全大脑——分布式智能生态安全系统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360安全大脑——分布式智能生态安全系统”项目,基于全球领先的网络安全大数据,构建了智能感知威胁、智能推理溯(su,四声)源、预测预警攻击、智能决策响应和自我学习进化等五大能力,实现了多维度、全天候、全方位的网络安全威胁检测、监测预警、攻击防范和处置决策的智能化。
获奖年度:2018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新一代智能零售终端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的“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新一代智能零售终端”项目,通过技术创新打造了新的商品零售销售模式,降低了传统零售向智能零售升级改造的门槛,进一步丰富了线下的零售应用场景,能够基于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实现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店内智能化选品,创造了新的运营模式。
获奖年度:2018基于人工智能的爱创媒资系统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爱创媒资系统”项目,提出集软件+硬件+网络结合的影视制作新方案,通过拍摄素材的AI智能分析,实现高效的影视制作,应用到爱奇艺大型综艺真人秀节目《中国新说唱》,改变了传统影视后期制作工艺,提升了内容创作效率,实现了影视行业制作工艺的变革。
获奖年度:2018TAPD——基于SaaS云服务的敏捷研发协作平台
腾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TAPD——基于SaaS云服务的敏捷研发协作平台”项目,打造了TAPD腾讯敏捷产品研发协作云服务,支撑产品研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覆盖需求规划、迭代计划和跟踪、测试与质量保证、持续构建交付等全过程研发实践,已服务超过10万家企业,成为互联网企业双创孵化和传统企业研发转型升级的数字化助手。
获奖年度:2018面向电子银行的Web漏洞扫描系统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面向电子银行的Web漏洞扫描系统”项目,研发了面向电子银行的Web漏洞扫描产品,实现了通用漏洞的高启发、高强度、交互式的检测,并具有漏洞验证、逻辑漏洞分析等功能,,有效地弥补了现有电子银行的Web应用系统发现安全漏洞不足的缺陷。
获奖年度:2018智能选角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智能选角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语义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从“角色”和“演员”信息中分别抽取有价值的信息,计算二者之间的匹配度,从而帮助选角导演快速从海量的演员中圈选出合适的候选艺人,提高了爱奇艺自制剧选角效率和质量。
获奖年度:2018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的“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建立了统一数据集成、业务协同规范体系,并提出一种线损预测的新型算法,实现了线损数据模拟预测及修正;构建了支撑电量与线损精益化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量与线损管理一体化平台软件,并已全网推广应用。
获奖年度:2018Free Cooling绿色节能型(PUE≤1.1)数据中心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宁夏誉成云创数据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Free Cooling绿色节能型(PUE≤1.1)数据中心”项目,采用了高效直接自然冷却及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并采用风墙系统在机房内形成冷、热通道的气流组织形式。是目前已投入规模化使用,全亚洲最大的全自然冷却数据中心。与传统大型数据中心制冷方案比较,全年节能率超过60%。
获奖年度:2018LED显示屏及风光互补太阳能供电技术
宁波蓝科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完成的“LED显示屏及风光互补太阳能供电技术”项目,提出了LED、 LCD、 DLP投影组合大屏幕显示系统的设计、制造与系统集成的整体方案,通过吸收自然风力和太阳能量为led显示屏设备供电,不受安装地域限制,实现了新型的绿色环保的大屏幕显示应用。
获奖年度:2018百信辰龙L3000自主可控计算机
山西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的“百信辰龙L3000自主可控计算机”项目,基于龙芯3A3000 CPU、龙芯7A1000桥片设计完成了全国产化的计算机,具有高计算能力、大容量内存及灵活的I/O扩展性,整机系统能满足敏感业务办公生态对桌面终端计算机产品的功能、性能及安全需求,提高了产品的自主可控性。
获奖年度:2018联想E-Health肝肿瘤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合作完成的“联想E-Health肝肿瘤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项目,提出一个智能医疗图像辅助诊断解决方案,针对肝脏领域,研发的 E-Health系统将前沿的深度学习算法和大量医学专家的诊疗经验融合,在不断积累数据的基础上,对算法迭代更新,提升了诊断准确率。
获奖年度:2017多媒体传感网基础理论与方法
北京邮电大学完成的“多媒体传感网基础理论与方法”项目,针对多媒体传感网的高效感知、可靠传输和网内计算等难题,在感知模型、传输机理、计算模式三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率先提出了有向传感网的概念并建立其基本理论,揭示了多媒体传感网融合路由机理,提出了网内节点协同计算的新模式及实现框架。成果突破了传统传感网在信息感知和处理能力的局限,为新型物联网感知网络设计提供了理论
获奖年度:2017贝叶斯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
清华大学完成的“贝叶斯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项目,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上做出了原始创新,并得到了系统性的发展和应用,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在机器学习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ICML和NIPS分别连续11年和连续8年发表论文,是连续时间最长、发表论文数最多的大陆学者。研发的珠算概率编程库受到学术界、产业界(如谷歌、英伟达、阿里巴巴等)以及国家部门的广泛关注,获得前沿创新重大项目的支持。
获奖年度:2017无障碍普适计算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残联、北京残联合作完成的“无障碍普适计算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研究无障碍终端、普惠服务技术和残疾人服务的支撑平台技术,研制了盲人计算机、聋哑人PAD和残疾人一卡通等无障碍终端,及其配套的沉浸式交互和无障碍交互等技术,构建了面向残疾人的无障碍服务平台。相关的无障碍技术与系统已惠及北京市50万残疾人,基础数据库已覆盖全国3300万残疾人。
获奖年度:2017稀疏化神经网络压缩与硬件加速研究
北京深鉴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合作完成的“稀疏化神经网络压缩与硬件加速研究”项目,通过神经网络压缩与加速研究,可提供低功耗、高性能的整套稀疏化神经网络加速处理器DPU(Deep Learning Processing Unit)解决方案。项目主要技术发明点包括:稀疏化神经网络压缩技术实现、面向稀疏化神经网络加速处理器研发的自动编译工具和SDK、设计支持稀疏化神经网络硬件加速器体系结构。主要
获奖年度:2017HCDN——大规模混合架构在线视频数据分发技术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HCDN——大规模混合架构在线视频数据分发技术”项目,针对大规模在线视频分发,提出了同时调度骨干CDN节点和海量P2P节点的分发架构,以及上行/下行流量市场模型、跨平台转移供应和基于应用增强学习的供需平衡干预等一系列新技术,在跨终端设备的超大规模视频分发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每天可提供的峰值带宽达13TB,年节省带宽费用10亿以上。
获奖年度:2017互联网大数据实时处理与分析平台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完成的“互联网大数据实时处理与分析平台”项目,针对互联网大数据实时处理问题,围绕数据接入、资源调度、数据分析等不同阶段进行了技术攻关和产业实践。项目实现了可有效支持超过2万个节点的大数据集群管理,可支持10亿用户日均10万亿数据的实时接入。同时,研发了千亿级数据记录、万级维度的秒级实时多维分析产品,可支持10亿用户的全景用户画像服务。其计算能力在
获奖年度:2017基于大数据的新一代移动出行平台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完成的“基于大数据的新一代移动出行平台”项目,利用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决策技术和强大的计算和通信设施,研究和开发了移动出行服务平台,可以实时获取交通数据、路网特征、公众出行特征等交通信息,为公众出行、企业服务、政府管理和决策等提供高效率的服务,对促进智能交通运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成果已经应用于“滴滴出行”产品中,覆盖了超过4.4亿用户,推动了
获奖年度:2017京东智慧供应链
零售的核心能力之一在于供应链能力,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的“京东智慧供应链”项目,结合京东自身及外部的海量数据,运用机器学习、运筹优化、统计学等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集好计划、好商品、好价格、好库存、智慧协同于一体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基于人工智能的商业预测能力,以财务预测、销量预测、单量预测分别为宏观决策、库存管理、物流运营提供基础支撑,使得京东从宏观到微观,从决策
获奖年度:2017基于公共通信的电力能效互动及能源监管技术研究与应用
如何有效监督和保障能源供给,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利用率,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开展基于公共通信的电力能效互动及能源监管关键技术研究,形成解决方案,成为重中之重。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网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完成的“基于公共通信的电力能效互动及能源监管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取得了集技术、平台、应用于一体的创新成果,申请并获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撰写了相关专
获奖年度:2017基于SaaS云服务的智慧学习平台
慧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基于SaaS云服务的智慧学习平台”项目,针对教学模式由传统教学到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再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呈现出碎片化、场景化、社交化和游戏化的特点,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职能管理等新技术,结合创新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论,提供了在线视频教学、直播双师教学、实境编程和虚拟现实等一系列教学方案,构建了新一代基于SaaS
获奖年度:2017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工厂管理平台
航天科工仿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石化分公司合作完成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工厂管理平台”项目,已经在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得到成功应用,在国内石化行业面向大型炼化企业首次构建了一套多应用层次、多应用终端的数化工厂可视化集成管理平台,着力服务工程规划建设、生产准备、生产管理和运营保障等各个阶段。自投入使用两年多以来,用户包括生产运营、运维保
获奖年度:2017并行超算网格云平台
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并行超算网格云平台”项目,引入互联网+HPC概念,将近年来云计算和互联网领域最新成果引入高性能计算领域,将国内十大超算在内的280余套高性能计算集群接入并行超算网格云平台,建立了国内最大的高性能计算资源库。自主研发了在线运维与性能分析工具,建立了目前国内最大的应用运行特征数据库;自主研发了高性能应用服务化支撑平台,支持高性能应用的软件即服务化(
获奖年度:2017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积极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实现中小企业“数据资源统一、开发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北京中科辅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基于互联网技术,聚集服务资源,开发移动信息化终端,已形成多网互通,对于促进和提升政府的服务效率、增进服务宣传和沟通具有重要作用。政府、企业及个人等可以通过该平台,根据自身
获奖年度:2017视频情感识别及其大规模应用
近3年来,爱奇艺AI技术团队在情感识别技术方面潜心研究,在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结合爱奇艺自身的业务特点,创造性的将情感识别技术应用于视频剧情广告、视频自动编辑、视频素材搜索、电影动态封面图等产品中,获得千万元级别的盈利收入,并极大地提高了内容制作的效率和用户体验,为整个视频行业和情感识别领域提供了技术应用的启发,引领其他公司的跟踪和效仿。
获奖年度:2017SaCa DeepCogni知识服务平台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SaCa DeepCogni知识服务平台”项目,利用开放域互联网中的海量文本知识,集成了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与语义分析的知识服务理论与技术,形成行业知识获取和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可提供知识获取知识管理,知识加工与理解,以及知识问题求解等知识服务。该项成果已应用于东软集团在医疗健康、新闻媒体、移动互联、政府与公共事业、金融等多个行业的大数据知识处理和知识服务
获奖年度:2017辰龙安全可靠可信计算机
山西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的“辰龙安全可靠可信计算机”项目,立足于我国自主制定的可信计算标准TCM,首次在自主可控计算机平台上提供可信计算的功能。产品基于龙芯3B1500 CPU,设计了自主可控可信的计算机主板,采用符合国家可信计算标准和国密算法的TCM芯片,开发了具有LPC接口的TCM模块,定制开发了BIOS固件,在中标麒麟操作系统基础上,扩充了TCM模块的驱动及相关服务程序,建立起了以TCM芯
获奖年度:2016神经网络处理器指令集和体系结构研究
OpenBLAS从2011年开始,基于GotoBLAS21..1.13版本对BLAS算法库进行全新开发,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好的开源矩阵计算库。OpenBLAS支持主流X86、ARM、IBM Power8等众多CPU,并提供了对国产龙芯3A和3B处理器的支持。OpenBLAS已经成为多个开源或者商业软件的依赖库之一,如Julia, GNU Octave,Caffe等,并已成为全球性的开源软件,在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有广泛的应用。
获奖年度:2016蓝鲸企业存储软件
OpenBLAS从2011年开始,基于GotoBLAS21..1.13版本对BLAS算法库进行全新开发,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好的开源矩阵计算库。OpenBLAS支持主流X86、ARM、IBM Power8等众多CPU,并提供了对国产龙芯3A和3B处理器的支持。OpenBLAS已经成为多个开源或者商业软件的依赖库之一,如Julia, GNU Octave,Caffe等,并已成为全球性的开源软件,在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有广泛的应用。
获奖年度:2016OpenBLAS
2016CCF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项目名称:OpenBLAS 完成单位:澎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16CCF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项目名称:OpenBLAS 完成单位:澎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OpenBLAS从2011年开始,基于GotoBLAS21..1.13版本对BLAS算法库进行全新开发,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好的开源矩阵计算库。OpenBLAS支持主流X86、ARM、IBM Power8等众多CPU,并提供了对国产龙芯3A和3B处理器的支持。OpenBLAS已经成为多
获奖年度:2016中国网页信息博物馆(Web InfoMall)及其数据开放
2016CCF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项目名称:中国网页信息博物馆(Web InfoMall)及其数据开放 完成单位:北京大学 中国网络信息博物馆(Web InfoMall),是由北京大学网络实验室开发的一个网页持续搜集、组织存储与再访问系统,从2001年开发,2002年初开始运行,至今收藏了70多亿网页文本数据(容量超过200TB),涵盖上千万网站。
获奖年度:2015开源智能终端操作系统Elastos
该项目在基于构件运行时组装的弹性系统架构、多开发语言支持等方面获得了10余项发明专利,形成开源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已在开源开发板和智能路由产品上得到了推广应用,并推向市场,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获奖年度:2015龙芯处理器抗辐照设计关键技术
2015CCF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龙芯处理器抗辐照设计关键技术 完成单位:中科院计算所、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
获奖年度:2015数据库管理系统核心技术的创新与成果转化
2015CCF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数据库管理系统核心技术的创新与成果转化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人大金仓公司
获奖年度:2014网络信息萃取的基础理论和关键算法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完成的“网络信息萃取的基础理论和关键算法研究”项目,对网络信息过滤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在理论层面,原创性地提出了以系综理论和似然分析为基础的网络信息过滤基础理论体系;在方法层面,就个性化推荐、链路预测、节点影响力排序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以扩散动力学和迭代寻优为基础的网络信息过滤方
获奖年度:2014海量图结构数据存储和查询优化理论研究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共同完成的“海量图结构数据存储和查询优化理论研究”项目,在海量图结构数据存储和查询优化方面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首次提出了基于子图匹配的RDF图数据查询方法、k-自同构的图数据隐私保护模型、利用图对称性的最短路径查询索引压缩方法以及基于ADI索引结构的频繁子图挖掘算法,所构造的RDF语义检索原型系统在2014年第4届国际RDF知识
获奖年度:2014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江源生态监测信息的可靠性保障基础理论研究
华北科技学院、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青海师范大学共同完成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江源生态监测信息的可靠性保障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利用无线传感网技术,在三江源地区部署了具备相当规模的室外环境实时监测系统,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短信通信为主要通信方式,具有非常好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目前该系统运行在青海一个海拔4270米的县,距离青海省会西宁790公里,有效为所有手机和
获奖年度:2014云计算中软件服务化的关键技术、国际标准、平台及应用
武汉大学、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云计算中软件服务化的关键技术、国际标准、平台及应用”项目提出了RGPS(Role Goal Process Service)需求元建模方法及其模型互操作的虚拟化技术,为云服务组织、封装、互操作、供给和个性化推荐提供系统化方法,该模型与方法已成为互操作元模型框架ISO-IEC 19763-5,7,8,9国际标准,也被国际TOG确定为云计算参考价格CCRA标准的基础技术,并在金蝶一
获奖年度:2013神威蓝光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完成的“神威蓝光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项目,于2011年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CPU和自主研制系统软件的千万亿次级高效能计算机系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采用自主设计CPU构建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的国家。系统采用8704个16核申威1600处理器,峰值性能1.07PFlops,性能功耗比741MFlops/W;在高密度组装、全系统水冷、多态复合高效能可扩展体系结构、高速率高密度高可
获奖年度:2013UbuntuKylin开源操作系统
国防科技大学、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anonical公司合作完成的“UbuntuKylin开源操作系统”项目,以社区模式开展国产开源操作系统研究与开发,采用平台国际化与应用本地化相融合的设计理念,研制出我国首个得到国际主流操作系统社区认可的中文开源操作系统UbuntuKylin,在桌面与移动终端的UI统一设计、与桌面环境融合的中文化定制、插件式系统管理与维护框架、基于软件仓库的软件包自动更
获奖年度:2013计算与通讯融合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研发与产业化
联想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完成的“计算与通讯融合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突破了多模共存和干扰、低功耗等手持计算设备的核心技术,构建了面向嵌入式系统的多任务操作系统平台和面向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服务框架,研制了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实现了计算和通信功能融合统一的用户应用体验。2010年5月至2012年底,联想手持移动智能终端产品销量突破3000万台,销售额超过165亿元,搭载的服务商
获奖年度:2013复杂数据的挖掘与管理研究
清华大学完成的“复杂数据的挖掘与管理研究”项目,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复杂数据挖掘和管理的若干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在复杂数据的表示、融合、挖掘与管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针对紧凑子图挖掘问题的解决方案新颖独特;首次证明了图间编辑距离的计算是NP难问题;提出了一种被图灵奖获得者评价为新颖的社区发现算法;给出了一种多源异构数据统一表示的有效解决方案。
获奖年度:2013互联网测试与测量关键技术及系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东华软件股份公司合作完成的“互联网测试与测量关键技术及系统”项目,在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性能与服务能力测试、网络测量感知与资源优化等方面完成了多项发明创新,解决了网络设备、基础平台、应用系统三个层次的协议实现正确性验证、系统性能评估和资源管理优化等关键技术问题,研制了相关系统及仪表,为网络科学研究、设备研发验证、运行维护、资源优化管理提供了科
获奖年度:2013国产通用CPU龙芯刀片服务器项目
曙光成都威斯顿信息工业公司完成的“国产通用CPU龙芯刀片服务器”项目,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刀片服务器系统架构、采用SMP架构设计龙芯刀片服务器的方法,实现了X86架构交叉编译龙芯应用的移植,研制了中国第一款基于龙芯CPU的高密度、可扩展、高效能刀片服务器产品,填补了国内自主CPU高性能刀片服务器产品的空白。建立了国产通用CPU刀片服务器标准,推动了产业链的发展。项目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获奖年度:2013面向3C融合的闪联标准关键技术研究及重大产业化应用
闪联标准是3C协同领域的我国第一个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以及第一个国际标准,是我国集成创新和标准战略实施的典范,为国内企业抢占全球信息产业高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闪联标准技术构造出“终端+服务”的全新网络架构和服务模式,为传统3C产品的改造和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进了我国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有效带动了数字内容、网络运营和新型服务业
获奖年度:2013颅面形态信息学研究与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合作完成的“颅面形态信息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提出了基于医学影像分析的颅面组织结构数据获取方法,建立了中国人颅面数据库,构建了包括颅面关系、颅面复原、颅面信息应用的颅面形态信息学体系,解决了颅面的表示、配准、预测重构及三维模型几何形态评价等关键技术问题,研制了颅面几何测量、未知面貌复原、颌面整形等颅面信息应用软件平台。项目成果已
获奖年度:2012飞腾多核多线程通用64位CPU
2012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项目名称:飞腾多核多线程通用64位CPU 完成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主要技术贡献: 高性能通用微处理器是计算机领域的核心技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自主研发的飞腾多核多线程通用64位CPU,采用多核多线程体系结构,单芯片包括8个处理核,每核8线程,支持64个硬件线程。采用65nm工艺,主频1GHz,功耗50W。芯片的双精度浮点峰值性能达到8GFLOPS,64位整数性能达到16GIPS。硬
获奖年度:2012大规模网络视频内容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2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项目名称:大规模网络视频内容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主要技术贡献: 互联网视频呈爆炸性增长,对海量互联网视频进行有效的检索和管理是重大技术挑战问题,该项目创新工作主要表现在:解决了视频解码中环路滤波模块的任务级并行问题,大幅提升了视频解码的吞吐率。提出了并行化空间关系一致性验证算法,将查询样例库容量扩大10倍以上。项目
青年科学家奖(CCF-IEEE CS)
获奖年度:2021赵鑫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21陈恺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获奖年度:2021孙广宇
北京大学副教授
获奖年度:2021吴帆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21熊英飞
北京大学副教授
获奖年度:2020郭得科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20梁云
北京大学副教授
获奖年度:2020吴志林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
获奖年度:2020俞扬
南京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20翟季冬
清华大学副教授
获奖年度:2019张美慧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9尹一通
南京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9包云岗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8崔鹏
清华大学副教授
获奖年度:2018刘譞哲
北京大学副教授
获奖年度:2018范东睿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7刘鑫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7杨超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7廖小飞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5陈海波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5山世光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5许畅
南京大学副教授
获奖年度:2014陈云霁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4李国良
清华大学副教授
获奖年度:2014陆品燕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3黄华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获奖年度:2013黄罡
北京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3朱军
清华大学副教授
获奖年度:2012王新兵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2唐杰
清华大学副教授
获奖年度:2012陈小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1李翠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1於志文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1徐恪
清华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0徐明伟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获奖年度:2010程学旗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0周毓明
南京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10张路
北京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09杨健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获奖年度:2009徐常胜
中国科学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获奖年度:2009崔斌
北京大学研究员
获奖年度:2009冯建华
清华大学教授
青年科学家奖(CCF-ACM)
青年科学家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获奖年度:2018蒋炎岩
培养单位:南京大学,导师:吕建教授
获奖年度:2018苗东菁
培养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导师:李建中教授
获奖年度:2018王志刚
培养单位:东北大学,导师:于戈教授
获奖年度:2018易鑫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导师:史元春教授
获奖年度:2018郑臻哲
培养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导师:陈贵海教授
获奖年度:2017梁小丹
博士论文《面向精细视觉解析的深度结构化模型》提出了不同的结构化表示模型实现图像的语义理解,提出建立具有高层次结构化表达的一系列深度学习模型来捕捉图像内容和精细化语义信息的关联性,对计算机视觉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获奖年度:2017辛博
博士论文《结构性稀疏表示的理论与算法研究》针对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中的结构性稀疏表示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快速求解算法、矩阵最低秩算法、快速稀疏感知算法等,在图像分析、视频分割、协同过滤等应用中取得优异表现。
获奖年度:2017汪定
博士论文《口令安全关键问题研究》关注口令安全中人的因素,以用户脆弱口令行为为切入点,发现了新现象和新规律,提出了新协议和新方法,在理论模型和算法技术上均有突破,为建立口令安全理论体系,使口令安全研究从艺术走向科学奠定了较坚实理论基础。
获奖年度:2017王举
博士论文《基于射频信号及信道状态信息的被动式目标定位方法研究》提出了具有实用价值且可工作在通用(商用)设备上的目标定位、目标识别和目标成像方法及系统,为基于无线信号的被动式目标感知应用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获奖年度:2017邹冬青
博士论文《可视内容编辑的特征结构模型研究》针对图像视频等可视大数据自动编辑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图像视频场景编辑传播的特征流形结构模型,取得了场景内容编辑、对象精准提取、三维模型共分割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并已应用于影视制作、航空航天等领域。
获奖年度:2017魏恒峰
博士论文《分布数据一致性技术研究》以数据类型为基础,以一致性模型、一致性实现机制和一致性度量为维度,系统提出了分布数据一致性问题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推进了经典问题的研究。
获奖年度:2017刘秀龙
博士论文《大规模射频标签识别、检测与估计技术研究》提出了多哈希射频通信调度算法,较大幅度提高了无线信道利用率。首次定义了阻塞标签环境下的标签数量估计问题,在计算代价和通信代价之间寻求最佳平衡。
获奖年度:2017解定宝
博士论文《混成系统有界模型检验优化技术研究》针对实时和混成系统可达性验证问题研究优化技术,在状态空间约减、组合系统遍历等方面取得突破,并研制出系统工具,推进了混成系统形式化验证技术的应用进程。
获奖年度:2017董耀祖
博士论文《高性能虚拟化及其适用性研究》重点研究了虚拟化及其适用性,在GPU虚拟化、网络设备虚拟化、移动设备虚拟化以及虚拟计算系统的高可用等方面做出了较为系统的贡献,其研究成果还在开源社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获奖年度:2017陈璐
博士论文《度量空间索引与查询技术研究》展开了度量空间索引、查询、查询可用性以及应用系统的深入研究,从而丰富了度量空间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促进多媒体检索和数据挖掘等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获奖年度:2010何召锋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导师:谭铁牛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6陆游游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导师:舒继武教授
获奖年度:2016罗勇
培养单位:北京大学,导师:许超教授
获奖年度:2016任堃
培养单位:西北工业大学,导师:李战怀教授
获奖年度:2016吴陈沭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导师:刘云浩教授
获奖年度:2016严骏驰
培养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导师:査宏远教授
获奖年度:2016杨怡玲
培养单位:南京大学,导师:吕建教授
获奖年度:2016窦文生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导师:魏峻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6杜子东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导师:陈云霁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6江俊君
培养单位:武汉大学,导师:胡瑞敏教授
获奖年度:2014高尉
培养单位:南京大学 , 导师:周志华教授
获奖年度:2014许嘉
培养单位:东北大学, 导师:于戈教授
获奖年度:2014张娇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 导师:任丰原教授
获奖年度:2014俞奎
培养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 导师:吴信东教授
获奖年度:2014管乃洋
培养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导师:骆志刚教授
获奖年度:2014张煦尧
培养单位:中科院自动化所, 导师:刘成林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4炫跻峰
培养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导师:江贺教授
获奖年度:2014阚美娜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导师:陈熙霖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4王智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 导师:杨士强教授
获奖年度:2014马胜
培养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导师:王志英教授
获奖年度:2013刘小白
培养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导师:金海教授
获奖年度:2013张史梁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技术技术研究所。导师:高文教授
获奖年度:2013张颖
培养单位:北京大学。导师:梅宏教授
获奖年度:2013王健楠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导师:冯建华教授
获奖年度:2013王成
培养单位:同济大学。导师:蒋昌俊教授
获奖年度:2013李宇峰
培养单位:南京大学。导师:周志华教授
获奖年度:2013李先颖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导师:胡事民教授
获奖年度:2013关楠
培养单位:东北大学。导师:于戈教授
获奖年度:2013程思瑶
培养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导师:李建中教授
获奖年度:2013詹志辉
培养单位:中山大学。导师:张军教授
获奖年度:2012韩亚洪
培养单位:浙江大学。导师:庄越挺教授
获奖年度:2012董德尊
培养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导师:廖湘科教授
获奖年度:2012袁野
培养单位:东北大学。导师:王国仁教授
获奖年度:2012王啸吟
培养单位:北京大学。导师:梅宏教授
获奖年度:2012王魏
培养单位:南京大学。导师:周志华教授
获奖年度:2012施侃乐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导师:孙家广教授
获奖年度:2012邹兆年
培养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导师:李建中教授
获奖年度:2012鄢贵海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导师:李晓维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2陈伟能
培养单位:中山大学。导师:张军教授
获奖年度:2012卢卫
培养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导师:杜小勇教授
获奖年度:2011张笑钦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导师:胡卫明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1汪黎
培养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导师:杨学军教授
获奖年度:2011王铁磊
培养单位:北京大学。导师:邹维教授
获奖年度:2011钱宇华
培养单位:山西大学。导师:梁吉业教授
获奖年度:2011张逢喆
培养单位:复旦大学。导师:臧斌宇教授
获奖年度:2011陈韬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导师:胡事民教授
获奖年度:2011陈天石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导师:陈国良教授
获奖年度:2011俞扬
培养单位:南京大学。导师:周志华教授
获奖年度:2011韦世奎
培养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导师:赵耀教授
获奖年度:2011施晓晗
培养单位:浙江大学。导师:鲍虎军教授
获奖年度:2010程斌
培养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导师:金海教授
获奖年度:2010张一鸣
培养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导师:卢锡城教授
获奖年度:2010曹欢欢
培养单位:中国科技大学。导师:陈恩红教授
获奖年度:2010朱光宇
培养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导师:高文教授
获奖年度:2010章国锋
培养单位:浙江大学。导师:鲍虎军教授
获奖年度:2010翟季冬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导师:郑伟民教授
获奖年度:2010刘亮
培养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导师:马华东教授
获奖年度:2010刘譞哲
培养单位:北京大学。导师:梅宏教授
获奖年度:2010刘胥影
培养单位:南京大学。导师:周志华教授
获奖年度:2009王宏志
培养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导师:李建中教授
获奖年度:2009黎铭
培养单位:南京大学。导师:周志华教授
获奖年度:2009徐昆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导师:胡事民教授
获奖年度:2009谢 逸
培养单位:中山大学。导师:余顺争教授
获奖年度:2009罗 平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导师:史忠植研究员
获奖年度:2009季向阳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导师:赵德斌研究员
获奖年度:2009孙海龙
培养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师:怀进鹏教授
获奖年度:2009朱军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导师:张钹教授
获奖年度:2009李绿周
培养单位:中山大学。导师:邱道文教授
获奖年度:2009陈海波
培养单位:复旦大学。导师:臧斌宇教授
获奖年度:2008谭光明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导师:孙凝晖研究员
获奖年度:2008黄劲
培养单位:浙江大学。导师:鲍虎军教授
获奖年度:2008庄毅
培养单位:浙江大学。导师:庄越挺教授
获奖年度:2008张巍
培养单位:复旦大学。导师:薛向阳教授
获奖年度:2008张敏灵
培养单位:南京大学。导师:周志华教授
获奖年度:2008张萌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导师:杨士强教授
获奖年度:2006郑凯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导师:刘斌教授
获奖年度:2006赵伟
培养单位:北京大学。导师:孙家彇教授
获奖年度:2006於志文
培养单位:西北工业大学。导师:周兴社教授
获奖年度:2006薛贵荣
培养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导师:俞勇教授
获奖年度:2006邬向前
培养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导师:张大鹏教授
获奖年度:2006王晨
培养单位:复旦大学。导师:施伯乐教授
获奖年度:2006段润尧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导师:应明生教授
青年科学家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获奖年度:2018陈权
培养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导师:高宏教授
获奖年度:2018徐淼
培养单位:南京大学,导师:周志华教授
获奖年度:2018杨涛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导师:胡事民教授
获奖年度:2011沈华伟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导师:高庆狮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1龙国平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导师:徐志伟研究员
获奖年度:2011董玮
培养单位:浙江大学 导师:陈纯教授
获奖年度:2011陈汉华
培养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导师:金海教授
获奖年度:2011汪国华
培养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导师:王晓龙教授
获奖年度:2010肖仰华
2010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 肖仰华 博士 培养单位:复旦大学 导师:汪卫教授
获奖年度:2010罗向阳
2010CCF优秀博士学位论奖提名 罗向阳 博士 培养单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导师:刘粉林教授
获奖年度:2010仲茜
2010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 仲茜 博士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 导师:周立柱教授
获奖年度:2010钟浩
2010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 钟浩 博士 培养单位:北京大学 导师:梅宏教授
获奖年度:2010赖铭澈
2010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 赖铭澈 博士 培养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导师:王志英教授
获奖年度:2009邹磊
2009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 邹磊 博士 培养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导师:卢炎生教授
获奖年度:2009涂旭平
2009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 涂旭平 博士 培养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导师:金海教授
获奖年度:2009严俊
2009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 严俊 博士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导师:张健研究员
获奖年度:2009任开军
2009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 任开军 博士 培养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导师:宋君强教授
获奖年度:2009李斌
2009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 李斌 博士 培养单位:复旦大学 导师:薛向阳教授
获奖年度:2008纪禄平
2008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 纪禄平 博士 培养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导师:章毅教授
获奖年度:2008林瀚
2008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 林瀚 博士 培养单位:中山大学 导师:苏开乐教授
获奖年度:2008李静
2008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 李静 博士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导师:王文成研究员
获奖年度:2008贺飞
2008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 贺飞 博士 培养单位:清华大学 师:孙家广教授
获奖年度:2006张小洵
2006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 张小洵 博士 培养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获奖年度:2006蔺宏伟
2006CCF优秀博士论文奖提名 蔺宏伟 博士 培养大学:浙江大学
获奖年度:2006李霞
2006CCF优秀博士学位论奖提名 李霞 博士 培养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