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联想成立30年,华为成立26年,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0年,阿里成立15年。比较联想和华为,腾讯与阿里的发展路径成败得失,展望未来下一个十年,我国IT企业发展之路又在何方?
2014年8月16日,CCF YOCSEF在京举行 “联想华为启示录——论中国IT企业发展路在何方”特别论坛YOCSEF荣誉委员、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李方、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杨杜、CCF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倪光南、YOCSEF荣誉委员、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计算机世界执行总编张群英等嘉宾出席并分享了精彩观点。本次论坛由YOCSEF AC委员、爱奇艺首席科学家王涛、YOCSEF 副主席、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韩银和任执行主席。
李方做了题为“从华为联想发展看中国IT产业未来”,他认为,无论是联想还是华为,他们的成功都是一种商业成功,而不单纯是技术上的成功,普遍认为华为靠技术驱动,其实他们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他还对于中国IT产业技术创新提三个建议:一是不要再提“缺芯少魂”,避免无谓地浪费国家财力;二是国家科研项目一定要有产业界专家参与;三是建立问责机制。
杨杜是《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他从管理视角解读华为和中国企业,认为,中国企业要从成长到成熟,需要有四个转变,从看重市场份额到看重市场地位,从看重技术到看重技术标准,从看重知识到看重知识产权,从看重盈利到看重盈利模式。企业未来要关注四个新方面,一是新人类;二是新时速;三是新结构:要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去中间化;四是新技术:从IT到ICT到MICT,移动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三位一体,从HB到HSB到HSSB,关注硬件、软件、服务三种业务,以客户端为基础,在终端、云端、先端做好布局。
倪光南院士从研发投入、研发团队、知识产权、品牌价值和创新软实力等5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对华为和联想的近30年实际数据进行了样本分析,他认为,当前,中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历史时期,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华为和联想的近30年实践证明了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倪光南院士认为。联想的成长不可复制,他建议中小企业尤其是IT企业的员工以及管理者,要实实在在搞创新,不光是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都很重要。
方兴东非常看好中国互联网企业下一个十年的发展,他认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在2000年之前是启蒙期,2000-2014年是成长期,2014年之后我们会迎来崛起期。2000亿美元市值是中国企业发展的里程碑,下一步只能通过全球化来实现。从全球来看,70亿人中有60多亿都要上网,而下一代30亿网民将主要来自新兴国家,定位中高端的美国企业将被边缘化,而中国企业会迅速崛起,能更好地满足这些网民的需求。
“所谓向西方公司学习,任正非阐述得也非常清楚,第一是科学精神,第二个是职业精神,第三个是理性主义。”《计算机世界》执行总编辑张群英认为这是不管社会还是企业发展都应该遵循的。
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YoungComputerScientists&EngineersForum,简称CCF YOCSEF),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1998年创建的系列性学术活动。CCFYOCSEF论坛针对IT业界和社会热点问题展开思辩,向全社会发出声音。
附:会议照片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李方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杨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倪光南
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
《计算机世界》执行总编辑张群英
Panel讨论(左起张群英、李方、倪光南、杨杜、方兴东、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