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会员活动

CCF杭州走进之江实验室开展青年学术沙龙

阅读量:93 2021-10-09 收藏本文

9月22日下午,CCF杭州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协会、之江实验室、主办“青年学术沙龙”在之江实验室顺利举行。

此次沙龙聚焦人工智能,邀请了之江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家陈红阳、博士后袁海辉、高级研究专员池胜强三位学术主讲分享研究成果。来自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理工学院以及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校及企业的多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与活动。

 

精彩学术分享 “对话”人工智能

作为在4G/5G领域拥有50余项国际专利的之江实验室高级研究专家,陈红阳以题为“数据驱动智能系统”的学术报告开启了此次交流活动。报告将数据驱动智能系统定义为一个“大数据+计算+AI+场景”为一体的智慧系统。陈红阳指出,以物联网为载体的万物智联网络催生了大量数据,需要利用数据智能进行系统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特征,进而加以利用,赋能不同场景。

陈红阳举例指出,通过隐私保护下的私家车交通轨迹(脱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对私家车出行规律和城市热力区域及车流量进行分析和预测,能够更好地为城市交通流量控制和交通优化提供技术支撑,辅助智能交通决策。“私家车有它的行为特点,它的停留行为与居民需求直接相关,是影响整个智能交通部署很重要的一环。”在智慧旅游领域,通过智慧旅游系统,我们可以实现人机交互、虚拟与现实交互,增强旅游体验。除此之外,数据智能系统还能够应用在智能能源、智能医疗等各种社会场景中,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袁海辉在《仿人机器人系统开发与关键技术研究》报告中从我国仿人机器人的研究现状谈起,强调了仿人机器人在家庭及养老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从结构设计、电控系统、运动控制、环境感知、服务操作五个方面对高能效服务型双足机器人项目做了详细介绍。

 

池胜强主攻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他在《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决策支持及其实用性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一种给医护人员提供辅助诊疗决策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检查用药和手术过程当中,医生要根据他自己平时的治疗经验和临床医学知识,为每一位患者制定诊疗方案,整个临床过程相当复杂。”通过深度利用在电子病历系统中积累的医疗数据,构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帮助辅助医生决策,提升临床实践的医疗服务质量。池胜强以结直肠疾病方面的研究为例,讲解了临床决策支持可解释性以及泛化能力方面的研究工作。

 

热烈交流讨论 与会人员受益良多

围绕数据通信、智能机器人、医学人工智能,现场嘉宾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和思想碰撞。

来自中国计量大学的霍万里就 “5G如何在实际中应用”以及“如何将5G低延时与人工智能计算时间久优势互补”这两点向陈红阳提问。陈红阳表示,5G目前的应用和4G差异不是很强,需要相关垂直领域的行业或企业去慢慢推动。5G和人工智能的互补也体现了算法与通信融合、多边融合的研究方向。

池胜强的报告内容,引发了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傅均、浙江理工大学的张蔚、杭州师范大学的袁贞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傅泽等多名嘉宾的热烈讨论。关于医学辅助诊断的问题,嘉宾们各抒己见、积极研讨,在现场碰撞出学术交流的火花。

 

对于此次沙龙,与会人员表示收获颇丰。“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可以促进多学科的融合交流,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接触其他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机会,也为我们以后的创新研究提供更多的动力。”霍万里说道。

“今天的学术交流收获很大。关于数据驱动与智能效果,我最大的感受是数据是算法的基础,要加强数据标准化以及海量数据的收集积累过程。”来自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陈宝林说道。

浙江理工大学的张宇从事智能数据挖掘与分析研究领域,她也分享了自己的参会收获:“未来的智能社会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大数据+计算+人工智能+场景,各个要素缺一不可。我们研究人员要从更全面、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问题,进一步推动科研向实际项目落地转化,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次活动圆满完成感谢专家们的学术报告以及科学家们的精彩分享,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之江实验室友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也看到了科创的源源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