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CCF上海成功举办“AI+”青年教师发展院长论坛

阅读量:572 2021-11-16 收藏本文

2021115日下午,CCF上海联合上海师范大学举办了“交叉融合,创新突破——AI+青年教师发展院长论坛”。本次院长论坛汇集了上海10所高校11个信息类学院的12位院长和或副院长,是名副其实的“院长论坛”。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上海智能教育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创新创业学院联合承办,上海市计算机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协办。

论坛邀请了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薛广涛教授,上海市计算机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彭鑫教授,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丁志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贺樑教授、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陈铭松教授,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院长谢少荣教授、副院长骆祥峰教授,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张光林教授,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陈明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方志军教授,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周日贵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蒋明军教授、教务处处长高湘萍教授、信息与机电学院副院长李传江教授、副院长袁非牛教授,以及相关骨干教师出席本次论坛。


开场致辞


论坛介绍

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学院院长张波教授主持,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上海分部秘书长束庆山为本次论坛开场致辞。

会议聚焦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相关领域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三个核心问题,即:

(一)人工智能专业或学科方向,如何做好“+”法;坚持自我技术驱动,还是做好工具角色?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如何定义?框架体系如何设计?实施路径和模式怎么做?

(三)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类专业发展怎么做好跨校协同?模式和路径如何设计?

上海海洋大学陈明院长就第一个议题根据学校的自身发展特点进行了三个层次的总结和反思。陈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第一个层次是将其作为纯粹的工具实现特定的功能,第二个层次是其通过不断的迭代和优化实现对行业内的某些特定的问题和需求进行融合,使解决效果更为彻底。随着技术发展,第三个层次将进化为完全取代各种产业,达到对计算机产业的深度改造,从而需要为其建立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和系统框架。


陈明教授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陈铭松副院长针对第一个议题,提出先利用产品支持教育,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教育理念的观点。人工智能到底是坚持技术驱动还是做好工具角色,完全取决于学科和专业的定位。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完善教育场景应用的同时,可考虑在师范类高校开展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通识课,为将来人工智能理念在教育的应用奠定基础。


陈铭松教授发言

同济大学丁志军副院长针对第一个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提到,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学科,从前被认为是工具学科。而现在只要是能够增强替代甚至超越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都可以归为人工智能,专业有了特定的学科属性。数字经济要赋能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多的是计算思维互联网+思维、人工智能思维融入到传统行业里,从而引发一些新业态新模式


丁志军教授发言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方志军院长基于学校自身的学科发展特点和实施路径对上述三个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人工智能专业、学科的应用发展与学院的建设路径十分相似,一方面要做好工程技术的对接,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工程技术的应用。这两个方面具体主要体现在对研究型人才的引进和构建产学合作的发展模式。


方志军教授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贺樑副院长就前两项议题发表了观点。他提到,计算机学科的建设需要以本为主,坚持自我技术驱动,与此同时积极创造其在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力。为了实现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培养目标,需要考虑/无信息素养的学生的本质差别,在了解学生对信息化素养的具体需求并对其进行精准定义的基础上,为学生推广相关课程。


贺樑教授发言

上海大学骆祥峰副院长认为,不管是智能科学技术还是计算机科学技术都要深刻思考计算机专业的科学性。以科学的道路了解需求然后提出设想,进而利用技术驱动解决实际问题。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表达和推理方面仍缺少扎实的理论研究,使其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还有很长的探索路径,在工程技术方面仍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骆祥峰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彭鑫副院长主要针对后两个议题发表了观点。他提到,对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培养应从广义上的公共教学和通识教育中进行突破。而针对人工智能扮演的角色,他认为从宏观角度研究应用和工具驱动应相辅相成,而从狭义角度应在科研领域找到合适的落脚点支撑特定应用场景的研究探索,两者交叉融合才能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和职能。


彭鑫教授发言

上海大学谢少荣院长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切入,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艇及无人集群领域中的应用。人工智能自身技术发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扮演的工角色都是对相关学科的支撑和结合,需要综合考虑具体的特色和发展情况。针对第二个议题,她将信息化素养的定义化繁为简,提到可以通过专业培养、教师培训、普及教育等有效手段形成学生了解、面向、最终走向智能化时代三个阶段的转变。


谢少荣教授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薛广涛副院长针对第一个和第三个议题给出了观点。他认为,人工智能学科交叉类型的学科同时也是赋能性的学科。上海高校在保证研究实力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开展跨地跨校协同。协同的出发点基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结合人工智能学科自身特点进行特定学科间的紧密交叉融合;另一方面要用好平台,上海市企业家协会、各类学会平台等,多开展论坛活动,促进跨校间的合作交流。


薛广涛教授发言

东华大学张光林副院长针对第三个议题,认为协同的实施路径可在校内和校外两方面进行推进。在高校内部可以结合高校自身的特色领域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交叉融合,如人工智能技术可应用于东华大学强势纺织学科领域中解决瑕疵点问题;同时,在高校之间也应加强紧密合作,共同探索有潜力的发展领域。


张光林教授发言

上海海事大学周日贵院长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就第三个议题发表了观点。他认为从研究的角度,科技部的重点研发项目是做好跨校协同非常好的模式,合作过程中可以积累丰富的体会和经验。此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是促进跨领域协同的有效手段。例如学校在人工智能专业的招生中,与百度、华为等相关企业建立联合智能实验室等。


周日贵教授发言

上海师范大学蒋明军副校长对本次论坛做总结讲话。蒋校长首先对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感谢,并指出上海师范大学作为教师教育为特色的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有责任也有能力发挥专业型高知人才集聚的特点,在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应用场景、需求,和培养未来人工智能教育人才等方面作出贡献。


蒋校长总结发言

论坛最后,大家就CCF上海如何更好地搭建沪上高校之间的交流平台、促进兄弟院校之间的有效合作、帮助青年会员的成长做了热烈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蒋明军副校长及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上海分部秘书长束庆山为11位专家颁发感谢牌并合影留念。


颁发感谢牌


论坛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