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CCF合肥为新研究生导航”活动圆满举行

阅读量:8 2024-12-13 收藏本文

12月11日下午, “CCF合肥为新研究生导航”活动在合肥大学圆满举行。活动执行主席为CCF合肥副主席(2022-2023)、池州学院副院长吕刚,CCF合肥委员、合肥大学副教授张琛。会议由张琛教授主持。                                                            

 

 

合肥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院长余海峰致辞,强调了研究生阶段学术追求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不仅学习知识,更要创新创造,深入学科前沿,提出并解决问题。本次活动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希望都能有所收获。

 

CCF合肥委员、合肥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副院长许强介绍了CCF合肥发展概况,从成立背景、发展历程、组织架构以及主要活动内容,阐述了CCF合肥在学术和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王逍作《预训练大模型:基础模型与垂直应用》的报告,介绍了前期AI发展的现状,以及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一些尝试,包括车辆大模型、医疗大模型等,并讲述了如何培养科研能力。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才引进副研究员李萌作《车联网安全和隐私--从生活中获得科研灵感》的报告,阐述了车联网及其安全和隐私问题,梳理了近年来的车联网安全和隐私保护工作,分享了科研论文写作的相关经验。

 

交流讨论环节,在场的各位老师和学生们针对各自的问题,进行了提问和深入的探讨。

部分摘选:

问:学生做报告过程中,应该如何提高报告质量?如何处理组会中部分学生随意选题、报告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答:要提高报告质量,首先需关注学生的选题是否靠谱,此外,学生对报告的准备态度也至关重要,如果他们认真阅读并理解文章,通常能提出有启发性的观点。在细节方面,要看学生对报告内容掌握的程度,能否流畅地讲解并进行相关讨论。老师在面对部分学生随意选择论文,导致报告质量不高的情况,需要采取措施引导或要求重做报告。

问:在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借助大语言模型完成课程论文的现象,是否能够通过相关工具自动检测出学生是否使用了大模型进行论文创作?

答:当遇到这种问题时,通过比较不同同学答案的相似性,以及观察答案与预期认知的水平差异,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抄袭嫌疑。目前尚无完美的自动检测方法,但随着技术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先进的技术用于检测。现在主要还是依赖于老师的人工审查以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来判断其真实水平。

问: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提高效率,尤其是在阅读论文时,如何从中学到更多内容?

答:阅读时提高效率与深刻理解的关键在于多层次分析,需要找到文章的主线,了解其提出的问题、面临的挑战、解决方案及其效果。尽管并非所有文章都遵循此结构,但这种分析有助于深化理解。写作时需严格构建文章框架,而发表时可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个性化阅读对于自我发展很重要,提倡根据个人需求和兴趣定制阅读策略,以实现更深层次的学习与成长。

最后,CCF合肥秘书长吴鑫坤作活动总结,CCF合肥为新研究生导航活动从2017年举办至今,目的在于让优秀的前辈们分享经验,让一年级的新生们少走弯路,明确科研方向和人生目标,希望大家多参加CCF的活动,和优秀的老师同学们多交流,不断提升自己。

 

“CCF合肥为新研究生导航”作为CCF合肥的特色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指导和帮助步入新阶段的研究生们尽快适应学习和生活,助力其提升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为高校人才培养和中国创新发展贡献力量。CCF合肥将继续发挥优势,汇聚资源,搭建平台,持续推动高校人才培养。